A股昨日探底回升,沪指2800点失而复得。截至收盘,沪指涨0.43%,收报2845.78点;深证成指涨1%,收报8847.00点;创业板指涨1.93%,收报1732.36点。市场成交额大幅放大,昨日沪深两市成交8648亿元,北向资金净卖出7.41亿元。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光伏设备、证券、能源金属、游戏、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石油行业、旅游酒店、商业百货、公用事业、水泥建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过1600只。权重股尾盘集体走强带动指数反弹,中国移动、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比亚迪、五粮液等涨超2%.大金融股盘中异动,新力金融涨停,湘财股份一度涨停。光伏概念股再度活跃,TCL中环、爱旭股份、清源股份、晶澳科技等多股涨停。AI概念股迎来反弹,CPO方向领涨,联特科技、中际旭创、万兴科技涨超10%,剑桥科技涨停。下跌方面,旅游等消费股陷入调整,大连圣亚跌停。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出,截至收盘,沪股通净流入10.52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7.93亿元,合计净流出7.41亿元。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光伏设备、通信设备、游戏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光伏设备净流入38.36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招商基金表示,展望未来,当前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低位,投资者悲观预期的修正或将带来超跌反弹的投资机会。中期来看,经济基本面复苏、总量政策积极,国内外流动性宽松预计都将对权益资产提供支撑。投资上短期可考虑关注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且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的新能源、消费等,中期可继续重视产业趋势以及高股息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
永赢基金表示,往后看,对A股后市走势维持中性偏乐观判断。一是北向资金单日大幅净流出大概率不可持续。市场对于降息预期的博弈性偏强,但单边博弈通常并不具备持续性,随着后续美联储正式开启降息周期,北向资金的逐步回流仍具备确定性。二是近期高频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下旬及1月初的经济整体较此前已有边际改善,在当前市场普遍预期不高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超预期的概率也正在增加。总体而言,随着近期市场迅速回调,估值已低至历史偏极端水平,中期看,A股整体赔率依然处于高位,市场机会依然大于风险,对后续走势维持乐观判断。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梁大伟认为,中国股市中行业选择的空间可能将较其他市场更大,建议超配中国的中国电信服务行业、非必需消费品、中国科技等行业。梁大伟指出,中国通信服务行业的盈利修正仍为正数,高于中国整体市场,预计投资者将获益于消费者支出的改善。
万和证券表示,市场风险偏好已处于较低位置,短期内市场或仍呈震荡态势,但资金面入市信号一旦出现,市场有望企稳回升。近期A股估值已经较低,已有较高的安全边际,此时也为开始左侧布局的时期,建议以高股息行业为防御边际,如石油石化、银行、煤炭等,并逐步配置2024年盈利边际增速和盈利增速或靠前的电子、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
中信证券表示,1月中旬是市场关键的时间点,地缘扰动落地,资金跨年效应的影响逐步消化,对市场造成的冲击接近尾声,悲观预期也已经触底,市场有望迎来重要拐点,建议积极布局。配置上,当前市场仍处于“三阶段配置策略”中的第二阶段,建议积极布局前期跌幅较大的科技和医药板块,其中科技板块包括AI产业(国产算力,AI芯片设计、应用等),终端消费转暖(消费电子、安卓链复苏、数据要素、运营商),机器人和卫星互联网等;医药板块重点关注创新药出海(药品、器械等)。此外,新能源板块可以积极关注,港股中的消费、互联网等白马品种也可以提前布局逐步参与。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