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城隍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农历五月二十八前后3日、农历十二月中旬举行,其中以正月及五月的活动为盛。
城隍庙
创建于明朝洪武二年
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建筑

揭阳城隍庙位于榕城区东门城隍街,创建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因神灵扶正压邪、扬善惮恶的神力而名闻粤东。庙宇以大殿为中心,南北一中轴线,左右两廊、两厢为对称建筑。主体建筑为木、石承载结构,整个大殿的设计刚中带柔,内柔外刚。
城隍庙从外到内极重装饰,集中展示了金漆木雕、石雕、嵌瓷、灰塑、彩画等工艺……以鳌鱼、醒狮、吉祥图案、戏剧人物等为主要内容,题材丰富,绚丽多姿,古朴秀美,技法高超,令人叹为观止。
民俗盛宴
在正月择吉日进行
一项人气最旺的民俗活动

在漫长的岁月中,揭阳城隍庙还保留着庙会活动,旨在祈求平安吉祥,风调雨顺,也是为驱邪惩恶,扬善教化。
揭阳城隍庙会通常在正月择吉日进行,举行庙会当天,现场彩旗飘扬、鼓乐齐鸣,英歌舞、舞狮、舞龙、武术、标旗锣鼓等喜庆的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巡游活动规模宏大,所到之处,观者如潮,热闹非凡。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先辈创造的这些历史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随着生活变化,寄希望于神灵的观点逐渐淡化,因此,人们开始把城隍庙会演绎成寓教于乐、既尊重传统又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民俗活动,城隍庙会成了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成为榕城的一大文化风景。
如今,作为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俗活动,城隍庙会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呈现多彩的民俗盛宴,更表达着人们对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文字:黄 鹂
摄影:郑楚藩 涂英鹏 洪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