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林洁松) 甘蔗以其清甜可口的汁液赢得了人们的喜爱。然而,一句民间俗语“清明蔗,毒过蛇”却让人对甘蔗产生了疑虑。事实上,春季特别是清明前后,甘蔗确实容易发生霉变,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据了解,霉变甘蔗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其中滋生了一种名为节菱孢菌的霉菌。这种霉菌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并产生一种名为3-硝基丙酸的神经毒素。这种毒素毒性极强,一旦进入人体,会迅速被吸收,对消化道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多名甘蔗经营者,纷纷表示,学会辨别霉变甘蔗至关重要。首先,从外观上看,新鲜甘蔗表皮黑中带红,色泽鲜亮,有白霜;而霉变甘蔗色泽往往较差,末端可能出现絮状或茸毛状的白色物质。其次,摸硬度也是一个有效的辨别方法。新鲜甘蔗质地坚硬,而霉变甘蔗则质地较软。此外,闻气味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正常甘蔗榨出的蔗汁清甜爽口,具有甘蔗特有的清香风味,而霉变甘蔗则可能有酸馊霉味或酒糟气味等异味。
然而,仅仅依靠这些辨别方法还不足以完全避免霉变甘蔗中毒的风险。因为即使将发霉的部分砍掉,剩下的甘蔗也可能含有肉眼看不见的大量毒素。因此,一旦发现甘蔗有霉变迹象,应整个丢弃,切勿因小失大。
此外,购买甘蔗时选择正规渠道也至关重要。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有信誉的商家购买甘蔗,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甘蔗。同时,甘蔗虽然美味,但也要适量食用。过量食用甘蔗可能导致血糖升高等健康问题,特别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更需注意。
总之,“清明蔗,毒过蛇”并非空穴来风,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甘蔗时应提高警惕。只有掌握正确的辨别方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适量食用,才能确保我们的健康和安全。让我们在享受甘蔗美味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健康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