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富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以长篇小说《挪威的森林》《奇鸟行状录》等著作闻名于世,先后获得读卖文学奖、耶路撒冷文学奖、安徒生文学奖等奖项。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认为,村上春树是以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本人做不到的某种方式在国际文坛为他自己创造了一个位置,这在日本文学中是比较罕见的。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大江健三郎对村上春树有如此高的评价,足见其写作实力的确非同凡响。村上春树的作品之所以令人感动,因为他崇尚稚拙,以纯真、新鲜和意外取胜,其作品具有东方的精神和感性。
作为村上春树作品的忠实读者,热爱美食与旅行、现旅居日本的畅销书作家番小茄认为,村上春树的小说中隐藏着食物的线索,不同的小说人物在不同的境况下吃着什么样的食物,也能泄露其内心世界的秘密。村上春树的读者大多会爱上他小说里的料理,譬如读《挪威的森林》时非常想吃寿喜烧,读《奇鸟行状录》时忍不住试着边听交响乐边煮意大利面,至于《且听风吟》,当然少不了啤酒和下酒菜。
番小茄认为,村上春树善于把自己关于料理的经验和对美食的感受写进作品里,从而唤起读者对虚构故事的现实性共鸣。村上春树面对着一棵新鲜的卷心菜,也会产生无数的思考。卷心菜早已经融入其中,成为构筑其小说现实体验的一部分了。番小茄出版的《村上春树的餐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图文并茂,包括“当我做菜时我做些什么”“开往日本料理的慢船”等四部分,整理了村上春树小说和随笔中出现过的三明治、关东煮、赞岐乌冬面等38种美食,既有作家本人的拿手料理,也有他在日本和其他国家生活期间情有独钟的饮食。
在村上春树的餐桌上,现实与虚构、自我和他人的体验交织在一起,蕴含着关于美食、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以《人人都爱寿司饭》为例,作者谈到,村上春树生于关西长于关西,能讲一口标准的关东话。尽管在东京已经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是村上春树还是喜欢吃关西风味的散寿司饭,认为“那是带有一种无可言喻的愉悦的食物”。事实上,同样的食材,关东、关西由于文化习惯的不同,所烹饪的食物口味往往大相径庭。
关东的江户式散寿司饭,将各色鱼贝类海鲜切块放在寿司饭上,满满一碗端上来,瞬间能感受到澎湃的海洋气息,非常讨人喜欢。吃的时候将芥末和酱油淋在饭上,连同各种鱼肉一起放进嘴巴里,口感丰沛,味道鲜甜。关西散寿司饭又叫五目散寿司饭,与江户式散寿司饭最大的区别在于配料不是铺在饭上,而是切成细丝拌入饭中。配料也并非以海鲜为主,而是更注重色彩搭配的鸡蛋、胡萝卜、香菇、甜豆、藕片,也可以放虾和鲷鱼,最后再撒上海苔。
作者认为,大多数人对于食物的爱好永远与童年时的记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村上春树对散寿司饭的描写最打动作者的也恰恰是关于散寿司饭的童年回忆。这里的童年记忆,实则就是母亲的味道。母亲用母爱烹饪的食物,温暖了我们的胃,丰富了我们的味蕾和味觉记忆。哪怕走到天涯海角,这份食物记忆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再也无法抹去了。这就是母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