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鸣
揭阳,是一座位于广东省东部的古城,是粤东潮地三市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宜人的气候。它四时风物风姿万千,而在这座城市的四季中,我最爱的是三月天,这里说的三月是阳历的三月,如果阴历算只是正月,正是新年的初春。
在这个甲辰年的春天,年味充斥着非遗的文化气息,点燃了整个春节,它似乎是揭阳人一种吐旧纳新的程序,揭阳人的狂野年俗刷新全网的同时也刷新了全世界对揭阳这座千年古城的认识与认知。
这个季节的揭阳城,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个季节,民俗活动诸如英歌舞、醒狮武术表演、灯谜、行彩桥、摆安仔灯、潮剧等纷纷上演,此外,还有各种展览、音乐会等活动,古城亮出自己的文化家底,让人应接不暇,为这座古城增添了生机活力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古城的夜就像琥珀流离,光鲜溢彩,红男绿女,穿戴整齐,行彩桥、看花灯,接踵摩肩,前所未有的人潮盛况,一夜之间让人感觉换了天地。年轻人在各种文创技艺中获得了巨大的满足,这种满足是精神的、物质的,也是自我价值的释放。各种本地元素融汇其中,一点一捧而红的势头,是压抑太久了的爆发,还是文化周期的集结号,总之让人眼目眩晕。
我一直认为这个季节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春花烂漫,从梅花到桃花、风铃木等各种花卉相继开放,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漫步在花海中,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让人陶醉不已自不必说。
这个季节的沿江路特别美,栽植的木棉花开了,我喜欢此时的木棉花,那种并未怒放的神态,虽然殷红明艳,但却并不张扬,有一种刚中带柔的含蓄。到了四月,完全怒放的样子热烈如焰火,似乎要把一切烧了,而烈焰过后的坠落会给人带来一些惆怅。舒适的凉风吹过,给我一种春天来了的气息,喜欢那种闭目养神闻风的感觉,清净而安逸。
元宵过后,夜晚的沿江路,人潮明显稀了,也回归到正常的状态。上了年纪的人在围挡了铁丝网的公共球台打乒乓球,青壮年则在慢跑。有一些人是在饭后出来散步,比如我。过年的张灯结彩尚在,市政府大门对面鲜花摆成的春字依然呈现喜庆的大红,在各种灯色的照射下,夜色比白天美得多了。勤劳的年轻人开始摆开工夫茶摊,户外的活动桌子和渔夫椅整齐陈放,一盏盏灯低调的亮着。他们没有像过去的人那样招徕客人,而是自己坐在那里兀自泡茶,看手机刷视频,一副姜太公钓鱼的样子。多年前,民革广东省委会董桂英秘书长和省社会主义学院一位教授来揭阳做客,晚饭后带他们逛街,他们逛完感叹道,原来揭阳夜色这么美,夜生活这么丰富,和来之前的想象完全是两码事。
走着走着,偶遇一面塑艺人,晚饭后搬着家伙在榕树下捏着十二生肖卖。闲聊中,得知他是河南人,年前来揭阳后就住下不走了,他的家人也到揭阳来过年。他说揭阳气候宜人,揭阳人好相处。且揭阳过年很热闹,有得玩。他的家乡过年都和平时一样静悄悄,没有这样隆重的。他很好奇揭阳为什么有许多“老爷”,他的家乡没有,所以都不认识,他只认识观音菩萨,在观音寿诞的时候也跟人家去磕头表示尊敬。他手里忙忙碌碌搓揉捏,嘴里喋喋不休的讲述着英歌、狮舞、舞龙、营灯,感叹道,揭阳人太会玩了,哪里来的这么多花样,他的一家人这个年在这里过得特别开心。他不打算走了,要长住,明年还让家人来过年。
前天,转发城隍出巡场面的视频号,山东微友王安花看得热血沸腾,她说:“在揭阳的两个月里,深深地感受揭阳的人文气息,我六岁的小女儿说,还想去揭阳玩!周围的同事朋友听我说起揭阳,也都想找机会去住上一阵,玩一玩!城隍爷我也去看了,虽看不大懂,但也虔诚地磕了个头,表示对他老人家的敬重!揭阳是个好地方,人很热情(除了语言有点障碍),我们甚是喜欢。”王安花是我去年在采访现场偶遇的,她大女儿在市人民医院实习,她来探望。她要求加我微信,我没有拒绝,就加了。那时她还对我说来揭阳感觉跟出国一样,语言一丁点儿也听不懂,好在揭阳人都会讲普通话。
揭阳,是江南水乡宁静而美丽的画卷。在这个季节,揭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游玩。而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可以感受到揭阳人民的热情和友好。
三月的揭阳,是美丽的、温馨的、充满活力的。
三月的揭阳,是花的海洋,是色彩的世界。
让我们一起走进揭阳的三月天,感受这座城市的美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