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生过敏性鼻炎时,大多数人感觉鼻内发痒,有的人也会伴有眼痒、耳痒和咽痒。综 图
春季是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爆发的季节,加上换季气候急剧变化和紫外线增强等原因,让很多人皮肤出现红疹,过敏性鼻炎也经常在此时发作。
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可能是特应性皮炎作祟
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教授说,春季过敏性疾病尤为高发,当人体暴露在环境变化或过敏原时,皮肤系统往往首先受累。特应性皮炎被称为皮肤科的“一号疾病”,中国成人和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并且这是一种全年龄段疾病,从婴幼儿、青少年、成年到老年都可能深受其扰,在过敏季节尤其需要引起重视。
特应性皮炎给患者带来的最大困扰是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和皮疹。研究显示,患者每年有1/3的时间处于复发期,平均每年复发9次。在春季这类过敏高发季节,在外部环境刺激下,特应性皮炎患者更容易进入复发周期。
常建民解释说,特应性皮炎核心发病机制在于2型炎症,其中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3(IL-13)是2型炎症的关键和核心驱动因子,是诱发炎症反应的重要“开关”。2型炎症累及皮肤、上下呼吸道、消化道等多器官过敏性疾病,而特应性皮炎只是2型炎症驱动的“第一站”。早期罹患特应性皮炎,未来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其他2型炎症共病风险也会更高。因此,特应性皮炎一定要对因治疗,长期管理,警惕“一病变多病”。
然而,目前仍有不少患者对特应性皮炎的长期治疗认知不足。部分患者过度追求短期快速起效,忽略长期维持治疗,或发现治疗效果不理想就频繁换药甚至遍寻“止痒”偏方。这些不规范的治疗往往并不起效,反而可能导致疾病加重和复发。
常建民强调,特应性皮炎与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属于慢性疾病。患者一定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应以1年起步设定治疗目标,持续控制瘙痒与改善皮损,减少陷入复发困境。长期控制能帮助患者更好应对过敏季节等外部环境变化,也减少对日常生活、重要人生阶段的打扰。
在过敏高发的当下,要重视防护。常建民建议,要尽量避免在花粉高发时段外出,做好物理保护和防晒。着装上选择透气、柔软的棉质衣物,以减少出汗和皮肤刺激。同时也要注意日常保湿,定期使用温和的保湿剂有助于维持皮肤的水分,保护皮肤屏障并减轻症状。
不停打喷嚏,可能是过敏性鼻炎
春天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过敏性鼻炎跟感冒不同,主要是鼻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后发生于局部的特殊感觉,大多数人感觉鼻内发痒,有的人也会伴有眼痒、耳痒和咽痒。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韦升利提醒,春季是春游的好时节,但要当心过敏性鼻炎。
与感冒不同,过敏性鼻炎打喷嚏每天会数次阵发性发作,每次多于3个,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发作。鼻涕就像是打开的水龙头,哗哗地止不住,这是过敏性鼻炎的一个显著特点,和发生病毒感染时的黄绿黏脓鼻涕不同。由于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堵塞鼻腔,鼻塞严重程度不一,严重时会引起张口呼吸、打鼾等症状。由于发作期鼻黏膜水肿,眼静脉回流淤积,会出现眼眶下皮肤呈灰蓝色环形圈,有时下睑水肿,又称“变应性黑眼圈”。
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群,在这个季节,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外出佩戴口罩,可有效隔离空气中花粉、粉尘等过敏原;其次减少户外活动,特别是减少在花草过多的地点活动,清理室内植物,避免接触花粉或其他植物类过敏原;春秋两季是出现尘螨的高峰期,保持卧室的光线良好,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环境潮湿,可有效减少室内尘螨;忌食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鼻腔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方法,其作用机理是将鼻腔的分泌物、炎性介质、过敏原、灰尘等脏东西通过一定浓度的盐水冲洗干净,具有稀释黏液、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减轻黏膜水肿和减少鼻腔鼻窦中的过敏原负荷等作用。建议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每天外出回家后,最好进行鼻腔清洗和面部清洗。鼻腔冲洗不要使用自来水,儿童可使用海盐水喷鼻,喷鼻要使用细腻的雾状;成人应使用洗鼻器,常选用的冲洗液为生理盐水、生理海水。
夏 瑾 庄 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