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旋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各自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辰,拥有无限的可能与潜力。但星辰之于广袤无垠的太空,是如此之渺小,乌云难免有时会遮住了星光,让人难以窥见那些闪烁的星辰。这时我们需要等待,等待云开见月明;抑或需要微风轻吹,拨开云雾,重现满天星辰。
刚开学不久,断断续续地有学生向我“告状”,说“张文文又骂我了”“张文文又故意推我”“张文文自习课时随便拿我东西”等等。班里没有孩子喜欢和文文玩,这个看似文文静静的小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娇小的个子,说话明显有点矫情,心智不像初中生,倒还像个三四年级的小女生。但她反应灵敏,头脑灵活,学习成绩优秀,课堂上常常把手举得高高的。学习上表现这么好的孩子和同学们的关系怎么这么差呢?怎么会因为一点小事说脏话,会因为同学提出不同意见而动手,只要一点不顺心就发脾气,这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偏激行为?作为班主任的我有些纳闷,文文的过激行为会不会和她的成长环境有关系呢?于是我走进文文家。文文家是一个传统的三代同堂之家,文文以前是独生女,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掌中宝,文文小时候虽然有时会任性点,但家里人想着孩子还小舍不得打骂呵斥,总是百依百顺,百般呵护。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家里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妹妹。妈妈说应该是妹妹出生后,文文变得越来越爱乱发脾气,慢慢地,家里人也会不分缘由地批评、指责文文,文文的性格也变得冲动倔强,甚至在家还会动手打妹妹。这让全家人都很伤心,不管家里人怎么反复跟她描述全家人是多么疼爱她都没用。文文妈妈也意识到孩子的行为偏激,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让文文变回以前那个乖巧可爱的小女孩。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找到问题的症结,自然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我通过查找资料,请教学校心理老师,发现了文文偏激行为的心理成因,主要是小时候的过分溺爱让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二胎妹妹的到来让她感觉失去了很多,也感受到周围的亲人不再以她为中心,这种失落感让她无所适从,她极力想要挽回,但她也无能为力,压力让这孩子变得焦躁不安,凡此种种都是造成孩子偏执的罪魁祸首,而偏执更是形成偏激行为的主要因素。心理学上的冰山理论告诉我们,她的种种行为是在呼吁家人们能够看到她隐藏在水面之下、不为外人所见的内心世界,包括她的感受、她的期待、她的渴望。
于是,我首先从一个教师的角度,直面问题。课后我经常让文文帮大家解答难题,让她在小组中担任小老师辅导和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同学,恰巧这段时间英语科代表手受伤了,我直接让文文担任英语副科代表,让她集中精力干好班务工作,试图改变文文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她的优秀、她的付出被老师和同学们看见,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声和掌声中,文文的脸又扬起了往日的笑容,是那么灿烂,那么好看。学校体育节期间,体育老师安排了几位同学和文文一起组队参加学校四人接力赛,最后大获全胜,大家开心地围在一起转圈圈,上台领奖时四个小女孩还在那儿扮鬼脸、耍酷。那个活泼、可爱的文文又回来了。
同样是做母亲,我深感文文妈妈的无奈,于是主动帮她约见学校心理老师,请心理老师给予文文妈妈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建议。孩子因为妹妹的出生敏锐地感受到家人对待自己态度的变化,孩子的行为是想通过发脾气引起家人更多的关注。妈妈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不要一味地打压和提要求,妥善处理好姐姐和妹妹的关系,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我把平时收集的关于如何处理二胎对大宝的心理冲击这类的文章转发给文文妈妈,希望通过妈妈认识的改变,带动家人重视文文的感受,借此除去孩子心灵的尘垢,把光明和温暖撒播在孩子心里,让她感受美好和温暖,变得自信、豁达,变得润泽饱满、富有生机。
文文的生日是国庆节期间,在国庆节放假前我特地为班里十月份生日的同学举行集体生日会,在生日会的家长寄语环节中,文文妈妈用心地把文文出生至今的相片制作成小视频在生日会上播放,往日温馨的一幕幕感动了全班同学,文文更是看得泪流满面,从那一刻起,文文知道家人对她的爱一直都在,不会因为妹妹的到来而有所变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对待一些孩子的特殊时期,需要老师敏锐地去观察、去发现、去重视,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同样也需要老师去沟通、去点化、去拉他们一把。只有家校共育,才能真正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系揭东区锡场镇世德初级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