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大力培养创新人才 …
·坚定携手谋发展,推动…
·“短平快”解决群众急…
·压紧压实三防责任 …
·中办印发《全国党政领…
·我国首份全国层面发展…
·提升社科普及工作实效
·助岭南海珍“鲍”发新…
·新时代新征程高质量推…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
·确保市运会公平公正有…
·提高市民无偿献血知晓…
·十年如一日照顾病残双…
·群众登山摔伤被困 消…
·绝美的揭阳蓝
·提高居民小区生活垃圾…
·新寮炒朥饭
·从“幼有所育”迈向“…
·快乐英语 唱响童年
·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探索创新小学语文教育…
·@高考生 请收好这份…
·多地发力优化支付服务…
·促投资稳增长,超长期…
·反诈不止步 资金同…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 …
·金价震荡调整,主题基…
·着力打造普宁非遗璀璨…
·龙舟竞渡庆端午 奋…
·提升普宁城区西南片“…
·凝心聚力兴教育 同心…
·重温红色历史 强化…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和应…
·增厚“绿色家底”,打…
·弘扬工匠精神 激发工…
·科普近视防控知识 护…
·繁荣乡村文化 助力乡…
·展示少年儿童健康活力…
·公安部推出8项公安交…
·3000亿元保障性住…
·国家医保局就2024…
·禁毒宣传进校园
·高温下,这份热射病“…
·我国民营经济主体占比…
·敦促欧方倾听各界理性…
·一战华工的历史印记展…
·内蒙古侦破一起医药领…
·六种热门家装风格,瓷…
·家居绿植摆放指南
·助力揭西迈入“2小时…
·让爱心在血液中传递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普宁市大池农场职工“垦三代”杨伟龙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情怀——
十年如一日照顾病残双亲

时间:2024/6/14

  □记者 张晓生 通讯员 熊汉涛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被人们颂扬。在普宁市大池农场就有这么一个人,他身体力行地践行家庭美德,十年如一日照料体弱病残的双亲,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情怀,他就是杨伟龙。

  “孝老爱亲的好家风在杨伟龙家代代相传,他的父亲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爷爷,如今,他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的父亲,为邻居们树立了身边的好榜样。”大池农场职工杨春光说。

  现年50岁的杨伟龙,个子高大,皮肤黝黑,为人敦厚老实。他是大池农场职工,属“垦三代”,他的父亲、爷爷都曾在农场工作过,把青春献给农垦事业。

  潜移默化  “孝根”深种

  孝顺是一种从小耳濡目染的习惯养成,这在杨伟龙家得到了印证。在杨伟龙的童年时期,家庭条件非常艰苦。父亲在处理好农场繁杂事务的同时,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因病瘫痪的爷爷。杨伟龙回忆童年时说:“我从小就看到父母亲一边无怨无悔安抚病重的爷爷,一边操劳家庭,同时还要照顾我和两个姐姐,从那时起便下定决心帮助父母亲减轻负担。”

  柔声细语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父母亲都是很乐观且积极向上的人,说话轻声细语,从没见过父母亲大吵大闹过,也没有过抱怨,对我和两个姐姐也没打骂过,正是因为这样才影响了我吧。”杨伟龙感叹道。

  突遭变故 扛起重担

  如果说,柔声细语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那么身体力行就是最好的传承。

  2014年,杨伟龙的父亲因高血压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此时照料双亲的重担完全压在他的肩上,他与妻子轮流每天奔波于医院与家之间。

  “那段时间的日常就是处理好单位公务,安顿好母亲,然后赶往医院给父亲送饭。”杨伟龙说。过了不久,他的母亲也因中风瘫痪在床上。

  “每天早起晚睡,给他的父母做饭喂饭、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母亲出去散散心,洗澡搓背,操持家中里里外外,就是他的生活常态。”周边村民谈起杨伟龙,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他很坚强,也很务实,近几年来,他在做好农场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发展副业,与他姐夫合作圈养起肉猪30多头,这对他来说真是不容易,既要照顾双亲,又要养猪。”邻居杨剑龙很是感慨。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在日常生活中,因两代人的生活经历、生活习惯。理念不一致,难免会产生家庭小矛盾。为了不让鸡毛蒜皮的小事累积成大矛盾,杨伟龙尽力做好父母亲和爱人、孩子沟通的桥梁,及时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化解矛盾问题,让大家都想对方的优点,使家庭始终和和睦睦。“虽然杨伟龙一家关系一直都挺好的,但要每天面对两个瘫痪的双亲,梳头洗面,洗脚搓背,抬上抬下,一般人干不了,他却干了,而且一干就是10年,真不容易。”邻居杨新花如是说。

  当谈起伺候老人的事,杨伟龙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病痛的折磨让双亲的脾气有时会比较古怪暴躁,常常会莫名地发脾气,每当这个时候,他都只能默默承受,该做的事还得继续做。杨伟龙说:“做人要凭自己的良心,我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就要尽自己所能,能满足他们的就尽可能满足他们。”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我十分敬佩爸爸的孝顺,并欣赏爸爸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任劳任怨地为自己的爸爸妈妈做点事,也许他是把这种工作当成了一种心愿,一份职责,一份爱吧!长大了我也要传承好爸爸这种孝字当先的精神……”这是杨伟龙的儿子以“父亲”为题所写的一段文字。

  杨伟龙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影响和教育下一代树立尊敬老人的行为。如今,他的3个小孩勤奋好学,懂事乖巧,孝敬长辈,都考上了重点学校,小孩一回家都会自觉照顾起老人。老人一有任何需求,一家人积极响应,家中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风。

  无需惊天动地,只求心安理得。这就是杨伟龙孝老爱亲的真实写照。他不改孝顺本心,坚持赡养父母、一直以来对疾病缠身的父母不离不弃。他平凡的举动,弘扬了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赓续了良好的家风,诠释了爱与生活的真谛。

  看过一副对联:“时代美文和作序,中华大树孝为根”。有了对自己父母的和颜悦色,和蒸蒸之孝,方能将人间大爱发扬光大,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整个社会充满尊敬长者的优良风尚,更让我们的中华人文大树更翠绿苍葱。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