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比赛中,荣获世界级一等奖8人次,国家级一、二等奖14人次,省级奖项300多人次,地级市奖600多人次,潮汕星河科技奖54人次……普宁市第二中学是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在科技教育方面,她交出了这么一份抢眼的成绩单。一个个无声的数据,都是普宁二中在科技教育领域迈出坚实步伐的见证。
智育强基,科创先行。长期以来,普宁二中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为愿景,努力践行五育并举,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科学理想,提高科学素养。大暑时节,记者来到普宁二中,感受该校引领学子追寻科技之光,逐梦星辰大海的奋斗故事。

普宁二中学子在学校科创中心参加科技教育兴趣班。郑少平 摄
□记者 林旗华 徐剑萍 通讯员 苏利发
一方小天地,承载大梦想
地面上,铺着一张超级轨迹地图和一张天宫建设地图;桌子上,3D打印机、激光切割机、基础机床等先进的机器摆放在两侧;墙壁上,一块块国、省、市级的获奖牌匾熠熠生辉,牌匾下面,二中学子在国、省、市等各级比赛的获奖奖牌一字排开,数不胜数……这就是普宁二中学子种下科创梦、结出科创果的地方。这所2022年创建的科创中心,由机器人实验室、创客实验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三部分组成,见证了18年来普宁二中科技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
“如果校园里没有场所,那么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只能是‘纸上谈兵’。”该校副校长方壮彬说。据介绍,2006年,在老校区面积约50平方米的空间里,普宁二中开启了科技教育。随着时间的推移,普宁二中在科技教育方面“渐入佳境”,2013年,黄银豪、马坚鑫、张佳钰3位学生更是凭着出色的表现,获得首届广东省青少年虚拟机器人竞赛高中组一等奖,这极大鼓舞了该校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步伐:2016年,筹划建立创客小组;2017年,组建科技教育创新团队;2018年,学校成为首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同时成功举办了以“体验科技、创意人生”为主题的首届校园创客教育文化节。2022年,普宁二中在推进科技教育的路上阔步前进,在新老校区都创建了科创中心,这片面积约600平方米的科创天地,为该校开展科技教育进一步提供了场地保障,硬件的提升更是“如虎添翼”,承载着学子们的科技梦想,助力科技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一个好团队,助茧化成蝶
普宁二中科技教育的开展,一坚持就是18年。18年来,大到世界级的奖项,小到潮汕星河科技奖,接近1000多人次的获奖人数,是普宁二中科技教育“从弱到强”的见证,更是该校科技教育创新团队的坚持与付出的佐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普宁二中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教育创新团队。负责团队规划、组织和实施的是该校教师郑少平,他是揭阳市机器人教育先进个人、全省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优秀教练员、广东省中小学生创客大赛专家评委、编制《广东省中小学创客实践活动室建设指南》专家。“刚开始搞科技教育时,我们只有3位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随着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慢慢地发展到现在50多人的创新团队。团队人员的构成是从信息技术学科扩展到所有学科,项目则是由机器人项目扩展到多个项目。”郑少平告诉记者,目前,该校的创新团队分成了机器人、科技创新、创客、PS设计、人工智能和微视频制作等6个小团队。在科技教育创新团队工作室中,由团长负责日常组织和管理,定期开会讨论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解决问题,引导成员潜心开展探索性、原创性研究,努力提高创新团队的研究实力和创新水平。“在科技教育创新中,我们提倡创新是主题,活动是关键,解决生活不便是起点,要求学生广泛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不便,进而思考解决的办法,贴近生活而不好高骛远。”郑少平说。
在这一培养目标的引领下,普宁二中走出了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如庄壮伟、钟海泰、潘楷涵等。庄壮伟是普宁二中2012届学生,现为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2021级博士生,曾担任2014~2016年第十四届至第十六届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裁判员。“我本科、硕士、博士的课程学习都深受二中参加机器人团队这一经历的影响。这段难忘的经历,为我现在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庄壮伟说,2021年,他回到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深造,针对自动驾驶的感知算法继续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学术成果。
一张新名片,激发新动能
目前,科技教育俨然成了普宁二中新的教育名片,整个校园充满了“科技范儿”:该校将科技教育学习兴趣班化,开设了机器人学习、PS平面设计、微视频制作、创客、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挑战等兴趣班,同时,将竞赛辅导和创新团队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新生入学后,团队的老师做好宣传工作,由学生自荐和班主任、科任教师推荐的方式选拔苗子,组成兴趣班和活动小组。上课和竞赛辅导有计划、有内容地进行。”方壮彬告诉记者,每学期初,各小团队要将竞赛辅导时间、地点、计划内容的安排情况报给教务处、教科室,创新团队每月有计划地进行交流讨论,讨论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解决问题。此外,为确保科技教育的普及化,该校还开齐开足科学类课程,让每一名学生都能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组织团队成员编写校本教材,推进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进课堂,努力实现科技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18年的坚持硕果芬芳,如今,对于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普宁二中又有新想法:今年9月份准备开设科创班,依托学校办学优势和学校科创中心的优质资源,对接国家“双一流”高校重大人才培养战略,着重从机器人、创客、人工智能等领域进行拔尖人才培养,探索科学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争取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切实发挥科学教育实验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提升普宁乃至全市的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普宁二中科技教育的蓝图远不止如此。“我校作为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和省科技教育创新团队,还准备以优势科技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前沿性创新课题为导向,以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为重点,通过强化保障措施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新的合力,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校长李荣标表示,接下来,普宁二中将争取把科学教育打造成学校新的教育名片,使普宁二中成为粤东龙头、全省示范、全国知名的科学教育实验学校,助力普宁市乃至揭阳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