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以更有力举措增强民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向中国…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
·共享“全民‘悦’读嘉…
·盘活镇级资源资产 激…
·AEO认证提升通关速…
·完善流通体制需要把握…
·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
·政策宣讲进乡镇 助…
·诚信揭阳之典型案例
·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让青少年沉浸式体验英…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购房“诚意金”背后的…
·倾力破小案 守护大平…
·为打造特色夜市 提建…
·用音符编织梦想
·天气多变,外出须注意…
·中共揭阳县支部成立旧…
·探索振兴路 赋能“百…
·300金,标记中国新…
·李雯雯夺举重女子81…
·“新”光闪耀
·“回去先冲一下全国冠…
·加大建设供给力度 各…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乘坐舒适 出行节能…
·新能源汽车下半年竞争…
·新车上市
·夏天汽车开空调要避开…
·林花谢了春红
·渔港舵手阿哑
·白帝城:千载岁月诗共…
·奔赴山海 (外四首)
·摄在盐洲风景线
·宋人笔迹里的密码 (…
·一部关于日常之美的光…
·探寻故土与人性的深情…
·【新书荐读】
·一座承载三代爱国情和…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渔港舵手阿哑

时间:2024/8/12

  ▲▲林伟鸿

  “南风去了东风来,东风来了笑面开;掠鱼都是东风力,鱼虾满载伊送来。”到休渔期时,总会想起村里阿嫲们哼唱的这支潮汕渔家童谣。

  粉色的云彩随风飘摇,接住从海面另一端射出的光芒,风渐凉,渔村的暮色悄然降临。渔民们聚在码头旁的小卖部里喝工夫茶,其中一位较年长的伯伯大声喊:“日暗了,快回家吃饭去!”海边玩闹的孩子们带着双脚的咸湿和沙粒,被“赶”回家中……窜入巷子的风带来渔家人的炒菜香,远处渔港的海水起落,靠泊的渔船列作一排,在海与风的作用下晃荡。

  生长在潮汕海边小镇的人们,总是喜欢夏夜里,那种因大海、海风和浪潮声带来的氛围。大人们在老屋门口冲茶、谈天说地,孩子们在堆得像小山的渔网上面捉迷藏,那是经母亲们清洗和缝补过的,干净、有一种通透的海味。

  夜里,五哥约我到渔港的渔排去,说是钓鱼。

  码头上,一股柴油味混着沉淀已久的鱼腥味,船上的渔灯不停地亮,闪着绿色与红色的光。一个中年男人操着摆渡船靠向码头边,船舷边绑着的轮胎刚好作为缓冲,这是来接我们的。只见男人嘴中叼着一支烟。手电筒打起亮光,把船照亮,他接我们上船,然后操舵旋回,将船掉头,驶向渔排。

  低头看,甲板底部沾着鱼鳞,在光的照射下闪出银光。摆渡船的甲板浸满了湿气和咸水,但依旧让人感觉踏实。晚间烈烈的风吹散烟的气息,他坐在船头,一路上都没有说话,只是发出类似“嗯”“啊”的声音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村里的渔民叫他“阿哑”,他年轻时就开始学驾摆渡船,现在已经靠攒下的钱造了一艘属于自己的船。休渔期时,接送船老大们到渔船上洗养甲板、修缮船舶。开航前,为渔船运送船员、渔网、食物和供保鲜渔获的冰块。在渔船进港时,帮忙运载鱼虾蟹。

  我们坐在渔排上,呼吸时,可以闻到浓浓的盐味。五哥带我装好钓具,挂好饵料,抛向远处的海面,在浪涌起伏间感受鱼线细微的变化,静静等待。海上的月色总是很美,岸上有个村里年轻人回乡经营起的烧烤摊,店名叫作“海边烧烤”。摊前支起的灯光跳入海面,忽然,远处一阵烟火升起夜空,参与到海浪与风声的演奏里。随后,在我们的注视下,月色向烟火的绚烂告别。

  阿哑搬了张凳子,到渔排守夜人围起的茶几处,听他们谈天说地。他不会说话,只是接着大家递来的烟,静静地看着。

  突然,五哥起身,激动地喊了一声“有鱼来了”,只见他手提着杆,杆拉着线,线拽着水中激烈跳跃的波浪,来回巡绕,慢慢往渔排近处移动,与我们同行的少年拿起网一抄,激烈的波浪化作一条银色又泛着微微金光的鱼。阿哑发现我们的动静,跑了过来,五哥兴奋地向他展示我们投入半个多钟头换来的“战利品”。阿哑帮我们把鱼放到秤上看重量,转过身向我们伸出一个大拇指,然后舀了一盆海水,将鱼养在其中。

  过了一会儿,我钓起一条不知名的小鱼,阿哑看到后又从茶几处凑过来,朝着我们大力地摆了摆手,提醒我们不要碰它,指着鱼身上的突出的刺,一旁的少年说,“鱼鳍有毒素,被打到会生疼发肿。”

  海风渐渐大了,浪也不甘示弱,一层追一层,渔排晃动得愈加频繁。阿哑揉灭手中的烟,将刚开始拿的凳子叠回原处,示意我们收好东西准备回程,随后接我们上了岸。离开前,五哥从岸上朝他投了一包烟,他接过之后,点头了点头,低头继续检查缆绳。

  回家的路上,我问:“他有老婆吗?”

  “有呀,孩子都有两个呢,他是个很刻苦的人!”五哥回答。

  假期结束,我启程回校。而阿哑依旧在这里,像乡里所有靠海为生的人们一样,继续着忙碌,继续着与大海的羁绊。

  码头的浪潮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有如父亲一样,渴望满载而归的讨海人,也有如阿哑一样,在港湾里来回穿梭的摆渡人,而现在,还有回到家乡期盼大有作为的后生们。

  又是一天早晨,他在通往码头路上的食店里吃过一碗卤肉粥,然后作为代表,去唤醒渔港的一天。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