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著名的陶瓷古国,早在一万年前后,已经开始制作和使用陶器。随着陶器的使用,逐步发明了瓷器。人们在陶瓷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熟悉制作技术和提高工艺水平,经过三四千年的不断创造和发展,陶瓷器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美轮美奂,给人们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为人们所珍爱。
在我市的馆藏文物中,陶瓷占19%.它们或是出土,或是征集;或是年代久远,或是造型精美,以各种姿态留传于世。

新石器时代环形陶壶
高 8cm,口径 4.5cm,腹径 11.2cm,底径 7.5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黄岐山主峰南坡出土。泥质橙黄陶,手制。敞口、束颈,颈连接在壶身上面,器身呈环状。器形独特,是后山类型的典型器物。

新石器时代印方格纹陶釜
高 18cm,口径 15cm,腹径 19cm,底径 8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揭东区霖磐南塘中学后出土。浅灰色泥质硬陶。侈口、圆唇,高颈,溜肩,鼓腹,凹底。肩以下拍印细方格纹。在榕江流域中游和练江中上游地区,这种陶器多见于后山类型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印纹陶罐
高 12cm,口径 9cm,腹径 12.4cm,底径 7.5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揭东区新亨狮尾山遗址出土。浅灰色泥质陶。侈口、圆唇,短束颈,溜肩,鼓腹,凹底。颈部有对称的两个穿孔,颈部以下至底拍印细方格纹。器形较规整。后山类型陶器中,颈以下拍印细方格纹是其装饰特征,部分器物在口沿颈部有穿孔做法。

新石器时代印条纹灰陶罐
高 16cm,口径 8.5cm,腹径 15cm,底径 8cm
揭阳市博物馆藏
揭东区磐东南河狮头崎遗址出土。浅灰色硬陶,火候高。侈口、圆唇、矮领,折肩,下腹折收,矮圈足。肩、腹各饰一道附加堆纹,颈部以下至底拍印细斜条纹。福建闽侯溪头墓地出土的一件圜底罐,除无圈足外,其他特征与此件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