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决定》每日问答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
第一,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有效应对复杂严峻国际舆论斗争的迫切需要。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就是主动权。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当前,国际传播不合理秩序依然存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利用国际传播平台优势,对我国发动各种“舆论战”、“认知战”,企图塑造国际社会对我国发展的错误认知,诋毁抹黑我国国家形象,否定我国正当发展权利。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传播体系与我国综合实力还不匹配,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只有加快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才能赢得国际舆论斗争的话语权、主动权,有效回击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舆论攻击,更好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维护我国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第二,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迫切需要。我国已经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世界各国更加期望深入了解中国,期盼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上亲自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中国改革发展故事、中外交流交往友好故事等各种精彩故事,就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等重大问题,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主张,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只有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传播体系效力、效能,才能向国际社会和各国人民更好地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中国故事、中国声音在世界上传得更广,为推动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进一步健全我国外宣工作体制机制的迫切需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国际传播舞台上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国际传播资源和力量还比较分散,各方面国际传播工作协同配合水平有待提升,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分众化传播能力也需要加强。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把我们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际传播优势。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实践中需要把握好一些重要方面。一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国际传播大格局。加强国际传播资源整合和力量统筹,深化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一起做外宣工作,带动广大社会成员自觉参与国际传播、维护国家尊严形象。二是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把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推介作为重中之重,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大国领袖魅力风采在海外有效传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强化国际传播学理支撑。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亲和力和实效性。三是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更加注重从文化角度推进国际传播,建设全球文明倡议践行机制,有效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