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揭西县南山镇火炬村,硕大的火炬造型矗立在火炬村中央,闪耀着火焰般的色泽;道路的两旁,充满生机的三角梅在烈日下昂首挺胸,迎接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在潮汕人民抗征队纪念馆,关于潮汕人民奋勇抗日的历史事迹陈列在不同的展板上,让参观者全方位了解火炬村的峥嵘岁月。
火炬村鸟瞰。本文图片均为 杨小琪 摄
红色文化成为火炬村旅游的标识。
绿美生态在村里随处可见。
□记者 李辉娜
解放战争时期的地委驻地
火炬村,原名龙跃坑、洋坜坑,坐落在莲花山脉大北山南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潮汕地方组织利用大北山的地理优势,开辟革命根据地,宣传发动人民群众,创建人民武装,建立政权,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坚决的斗争,火炬村是中共潮汕地委的驻地、潮汕人民抗征队诞生地和司令部及部分机关的驻地,为潮汕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1945年11月,中共潮汕特委成立,林美南任特委书记。1947年4月,中共潮汕地委成立,曾广任书记。6月,以刘向东为司令员、曾广为政委的潮汕人民抗征队在大北山天宝堂成立。1947年6月,根据香港分局的指示,潮汕特委决定成立潮汕人民抗征队。6月7日,潮汕特委在天宝堂召开会议,参加会议70多人,会上成立“潮汕人民抗征队”,确定了以武装斗争的方式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三征(征兵、征粮、征税)的政策。
7月,潮汕地委以潮汕人民抗征队名义发表了《潮汕人民抗征队告各界同胞书》。这个文告向全区人民宣布潮汕人民抗征队的成立,提出抗征队的宗旨和任务:“反抗三征,反抗蒋政权四大家族专制统治,藉以达到改善民生,结束内战,实现和平、民主、独立、自由之目的”,并提出减租减息、反对“三征”和民主统一战线的政策主张,号召“一切被蒋政权压迫剥削的人民联合起来,迅速奋起自救,争取真正的和平民主日子的到来”。潮汕人民抗征队的成立,标志着潮汕人民武装斗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给潮汕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
为了巩固和扩大以大北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同时在斗争中努力扩大队伍,1947年9月29日,抗征队成立第一大队和第三大队。第一大队留守大北山(该大队发展成为潮汕支队第1团)。
1948年4月27日,在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的战斗结束后,武装联队开到龙跃坑,县委书记林史主持,用4天时间进行整训,总结经验教训,悼念牺牲烈士,表彰战斗英雄。5月,潮汕人民抗征队指挥部由大北山天宝堂迁至龙跃坑,有司令部、政治部、军政干部学校、团结报社、兵工厂、被服厂、法院、交通总站等。潮汕地委书记曾广任支队政委、副书记刘向东任司令员,徐扬任政治部主任。陈彬、丘志坚和独立大队等也经常驻在这里。村中民兵、妇女、青年等群众组织相继成立,踊跃支前,参军参战。龙跃坑成为潮汕革命活动的领导和指挥中心,成为潮汕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1949年1月1日,在闽粤赣边区党委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部命令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的同时,潮汕支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二支队,这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在尖锐复杂的斗争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一支小游击队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建制的武装部队,最后,配合南下大军和兄弟部队完成了解放全潮汕的历史任务。
回眸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大北山区的揭西地域成为中共潮汕特委(地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其中火炬村作为抗征队的诞生地并为抗征队司令部及部分机关提供办公或培训场地,成为潮汕革命根据地的领导和指挥中心,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绿美建设绽放新时代光彩
如今,再次走进火炬村,村容村貌不见旧日风景,崭新的柏油路、郁郁葱葱的树木环绕着这个充满优良革命传统的村庄。随着时代的发展,火炬村依旧继承红色基因,在新征程致力讲好红色革命故事,大力开展“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以红色历史、革命精神为基底描绘火炬村的历史底色,让永恒的火焰继续燃烧革命之光。
随着时代的发展,火炬村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的工作要求,以打造典型村为目标,坚持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充分挖掘红色、绿色资源,全面推进典型村规划建设和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近年来,火炬村先后荣获“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广东文化旅游名村”“揭阳十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据了解,火炬村扎实推进典型村规划建设,坚持统筹推进、一体规划,结合村落发展实际,开展一批道路改造提升、公共服务提升、河道改造提升、绿美乡村建设等建设项目,并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大力推进红色文旅和生态产业发展,引进广东望天湖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火炬村投资发展红色文旅及红色研学项目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资源效益化。
同时,该村还深入实施绿美建设,持续推进“四旁”“五边”绿化,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认捐、种植和管护。大力种植宫粉紫荆、异木棉、白玉兰等共1320株,让村民推门见绿、移步入园,享受实实在在的生态福利。接下来,火炬村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谋划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实施,不断完善火炬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把火炬村打造成组织强、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如今再次走进火炬村,红色旅游点缀着乡土风景线,自然风貌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生活环境舒适,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