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语的“咸涩”指的是“小气”,其意是“吝啬、气量小”。例句如:“不是我过于咸涩,而是我们要讲究节约啊!”等等。
潮汕话“咸涩”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词语。在汉语里,“咸”的相关词义,有“咸味”“盐的味道”等,如《尚书·洪范》的“润下作咸”;“涩”同“清”,有“不润滑”“不光滑”“味不甘滑”“凝滞”等义,例句分别是:李咸用《和吴处士题村叟壁》诗的“秋果楂梨涩,晨羞笋蕨鲜”;唐代杜甫《杜工部诗史补遗·病橘》的“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等;《素问·至真要大论》的“阳明之至,短而清”等。潮语的“咸涩”与汉语的“小气”相同,是一个形容词,正是用“咸”的味道和“涩”的“不润滑”“凝滞”等来形容“小气(吝啬)”的。
蔡 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