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锐磊
丰收来之不易,节约必须牢记。不少人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古训耳熟能详,节约粮食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尊重劳动的体现。丰收年思节俭,保障粮食安全,不仅需要稳产、丰产、增产,更需要注重节粮减损、防止浪费。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笔者认为,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蔚然成风,是对农业丰收最大的回报。丰收年里莫忘节俭,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粮食节约的有力举措,提醒大家“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必须绷紧节约粮食这根弦,既要“开源”,也要“节流”。把“节约粮食”的理念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是每个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
让惜粮、节粮成为广泛的社会风尚和责任担当,不仅是对新时代农耕文化的丰富发展,更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致敬、对农业增收的礼赞。节约粮食不仅是一种美德,还是一种智慧和责任。笔者认为,倡导“勤俭节约”,首先要加强“粮食安全”宣传教育,让更多人明白节约粮食和浪费粮食之间的利害关系、深刻道理,引导更多人以节约粮食为荣、浪费粮食为耻,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此外,要将“光盘行动”、文明餐桌活动等节俭要求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创建内容,让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成为社会主流文化导向,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勤俭节约,尊重的是劳动,体现的是美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丰收,一手狠抓粮食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才能不断增强民众粮食节约意识,培养公众勤俭节约的良好美德。让我们从珍惜每一粒粮食做起,努力养成和践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