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力
友人的孩子刚上小学,特别爱玩游戏,有时候宁愿耽误作业,也不愿放弃玩游戏。友人一度很生气,每每用黄荆条子“伺候”,但效果并不好,孩子仍然玩心不减。
放暑假了,友人想给孩子报一个兴趣班。孩子嚷着不愿意去,理由是作业多,没精力。友人当然知道孩子的小心思,就故意说:“那好吧,本来想给你报一个游戏提升班,既然你不想去,就算了。”
孩子一听是游戏班,马上改口说愿意去。友人趁机说:“学习游戏可以,但有个条件,上兴趣班时可以尽情地玩,其他时间要用来完成作业,还要配合家长做家务活。”
放假第一周,友人带孩子去乡下看望另一个中学生孩子。友人多年来一直资助这位中学生,每次来看望时都会带几本书给他,鼓励他好好看书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
虽然这位中学生的家境不是很好,但看见资助他的叔叔和小学生弟弟,脸上马上露出明媚而阳光的笑容。他认真地给叔叔汇报一学期来的学习生活,并指着墙上的奖状作为证明。之后又带叔叔和小学生弟弟参观院前屋后,很高兴地指着地里的苹果树说果树长高结果了,田里的水稻产量也一年胜过一年,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离这位中学生家不远有一处小土丘,虽然只有几十米高,却可以俯视周边。那天,友人带着孩子爬上了小土丘,听这位中学生如数家珍地介绍山乡巨变,机耕道变成了敞亮的水泥路,现代农业正在让古老的土地焕发新颜。他一边说一边把眼光放得很远很远,俨然这个曾经闭塞的山村正在蜕变。友人特别高兴,眼前的这位中学生已经不是几年前那个胆怯自卑的农村孩子,他的眼界紧跟时代,已经是一个有思想有抱负的少年,而这样的境界才是其努力帮助一个孩子的初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受到启发,成为一个有追求有担当的人。
离开小山村的那一天,友人的孩子一路上都沉默无语,他看着车窗外,似乎在思考什么。友人看在眼里,心里很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已经在孩子身上起了作用。在兴趣班问题上,他没有强行改变孩子的偏好,而是努力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开始,从现实生活中帮助孩子拓宽眼界增长见识,让孩子逐渐认识到,生活不仅仅只有小游戏,眼光往前,拓宽境界,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友人的做法告诉我们,家长的引导也很重要。要和孩子一起,不断提升自己,做一个有知识有内涵而境界高远的人,为孩子将来进入社会、适应社会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