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分别同吉尔吉斯…
·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
·干字当头 实字为要 …
·产业集群强势崛起 …
·牢牢抓住现代化产业体…
·总游客量超230万人…
·出游人次再创新高!旅…
·多措并举护水运 履…
·持续发力筑牢网络安全…
·安全用气“六字诀”
·理工男情有独钟地方文…
·传播科学思想 展现科…
·文化惠民报桑梓
·揭阳交警:192小时…
·迎春接福
·兴·揭阳
·引领企业走“专精特新…
·共赴新春之约 同绘…
·传承历史文脉,展示古…
·为安全“续航”,让幸…
·助推“专精特新”队伍…
·网来网往
·一以贯之抓好“六张地…
·奏响揭东高质量发展“…
·大抓产业提级扩能 …
·立足岗位 全力以赴…
·民俗活动闹新春
·磐东街道举办“百千万…
·埔田镇开展文化惠民进…
·玉滘镇举办春节游园会
·新莞青年创业促进会返…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
·A股未来三年将迎万亿…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
·全国揽投快递包裹超1…
·全国民航运输旅客18…
·湖北楚才系列人形机器…
·DeepSeek打破…
·泰国正式对泰缅边境相…
·让人“惊掉下巴”:特…
·为商户提供贴心金融服…
·坚持高质量服务共建“…
·个人养老金选工行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上涨股票超3400只…
·年内超百只基金募集成…
·消费市场积极复苏 …
·炸鱼皮:“边角料”变…
·最爱家乡肉汤团
·吐 司
·小鸡酥
·柠檬干煎鸡
·玉子虾仁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27岁的他历4年多搜集整理编写30万字氏族书籍并获岭南优秀家谱奖
理工男情有独钟地方文史

时间:2025/2/6

  人物速写:

  郑哲坤,笔名礼源,男,揭阳市榕城区人。2022年大学毕业以来,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乡土创作,参与编写了《潮州府三和郑氏文化》《渔湖钩沉》等,尽管时间有限,但他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实和快乐。如今,他是揭东区读书创作协会会员、潮州市潮安区郑智勇文化研究会高级研究员。现任职于广州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7月,被广州市住建局认定为给排水施工助理工程师。

郑哲坤在查阅地方历史文献。胡宝芯 摄

  □记者 蔡逸龙 实习生 胡宝芯

  四载磨“剑”,终成佳作

  郑哲坤出生于榕华街道椟松埔上村的一个书香家庭,在家庭氛围尤其是爷爷乡土情结的影响下,他自幼对地方文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到广州读大学时,他虽读的是土木建筑理工科,但在攻读学业科目之外,他到学校图书馆读得最多的,还是地方历史类的书籍。长辈传授给他郑氏家族的历史文化,他在熟记之余,还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增强自己对乡族的认识。

  几年前假期回乡时,家族的一桩大事,让他“卷”入其中,自此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椟松乡和仙桥街道篮兜乡,还有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淇园乡3大村郑氏同宗同族,自北宋先祖郑伯舆立籍以来,和睦相亲并经常往来,对外自称三和郑氏。郑伯舆生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3大村的郑氏族亲打算在先祖诞辰1000周年时,编写一本《潮州府三和郑氏文化》,将3大村的历史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族亲会议上,郑哲坤因为成绩优异,且乐于研究地方历史文化,被推荐到编纂组担任主要角色。

  这样,在毕业前的一年多里,郑哲坤利用课余时间,花费大量精力,开始为这本家族文化书籍搜集资料,撰写文稿。他一有时间就往省立中山图书馆跑,查阅相关史料,特别是粤东、潮汕历史,赶回宿舍后就利用电脑及新媒体进行数字化,码字储图,编整成篇。

  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就业后,他还是利用业余时间,积极谋划撰写这本宗族书籍。他跑遍了3大村的各个角落,拍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并且专程到北京一史馆、南京二史馆、河南郑州荥阳市郑姓得姓地等寻访历史,开阔眼界,提高认知。

  终于,历时4年多,2023年8月,由郑礼源主编的《潮州府三和郑氏文化》在郑伯舆诞辰1000年之际完稿,当年底付梓成书。2024年11月,该书荣获岭南优秀家谱展“最具文化价值奖”。

  传播文化,乐于奉献

  我市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孙淑彦曾说过,学史要具备史才、史学、史识,史德更不可缺。才是指科学的研究方法,过程搜集资料进行田野调研、走访古村落就是一大才的表现,说到史德就是要尊重史实,在不歪曲历史的基础上丰富史料。他十分赞赏郑哲坤“青年才俊,力学不倦”,他在为该书写序时说:“礼源小友花了很大的力气,耐心地走访耆硕父老和翻阅乡史志书,细心梳理,谨慎下笔才完成。我不禁为有这样勤奋好学的青年高兴,并愿为之鼓与呼。”

  郑哲坤不单勤于研史,业有所成,还积极传播自己知道的地方历史文化。2023年,他主动联系《揭阳日报》“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将自己在北京一史馆“淘”出来的榕东街道彭沟郑村郑氏先祖郑李嘉的资料发给了记者,这样,采访组在行走到榕东街道时,于2024年2月将郑李嘉这位守护台湾的清代澎湖水师副将的历史报道出来,让读者知道了,在清代有一位揭阳人远赴台湾澎湖,为祖国守护海疆作出贡献。

  2025年初,在得知采访组进入中山街道东门社区时,郑哲坤又将自己了解到的著名画家谢海燕的启蒙老师谢式文的情况告知记者,并主动联系谢式文后人接受采访。采访组为郑哲坤乐于传播地方历史文化的精神感动,向他表示感谢。

  郑哲坤说: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就是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因为大家都明白一个共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必然要求:就是要实现文化繁荣兴盛。对此,潮州市退休教师、地方历史文化专家蔡纪昭道:“郑礼源先生深刻领悟到文化繁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基石,这一见解与广大党政干部及民众的心声不谋而合,彰显出高度的文化自觉与历史使命感。他的言辞不仅是对过往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文化发展的鼓舞与期待,令人敬佩不已。”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