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喝完的饮料放多长时间会发生变化?哪些饮料开盖后最容易变质?开盖后虽然放了很久但看起来没什么异样的饮料还能不能再喝?下面,专家跟大家聊一聊。
饮用时间最好不超12小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吴晓蒙表示,开瓶后没有喝完的饮料最好是密封冷藏保存,而且要尽快喝完,一般情况下,饮用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
有相关试验选取了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鲜榨果汁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等10种常见代表性饮料,开盖饮用,分别储存放至4℃的冰箱冷藏室和25℃的常温环境下,然后在2小时、4小时、12小时、24小时4个时间节点分别按照国标方法监测饮料中的菌落总数,查看食品被污染的程度。
试验结果显示,在4℃的冰箱贮藏的各类饮料,除鲜榨果汁饮料外,其他饮料的菌落总数均没有明显的增殖变化。在25℃的常温环境中,除鲜榨果汁饮料、现做奶茶饮料外,各类饮料放置2小时、4小时后菌落总数仍然较低且均在可接受水平限量值内;但放置12小时后,咖啡饮料、植物蛋白饮料、鲜榨果汁、现做奶茶等食品中的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放置24小时后,有些饮料的菌落总数已经超过最高安全限量值。
吴晓蒙表示,虽然预包装饮品开盖后在室温下放置2个小时后再饮用,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但并不建议大家这样做,如果大量摄入,可能会带来危害。而一些鲜榨果汁、现做奶茶类饮料以及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饮料,建议要一次性喝完。
纯茶、含奶饮料更易变质
很多人认为含糖越多、口味越甜的饮料,微生物生长得越好,开盖后更易变质。但事实上,一些看似很安全的无糖茶饮(糖含量0.3至0.5克/100毫升,按照我国规定可以标为无糖),开盖后仍被发现微生物增长猛烈。
相关试验显示,纯茶、含奶饮料微生物繁殖最迅猛。试验结果显示,几种咖啡牛奶饮料在开封后室温放置第1天,每毫升菌落数(总细菌+酵母)最先飙到了1,000,000以上,微生物增长速度最快。
其次是奶茶、无糖/低糖的茶饮、番茄汁,在开封后的第3天,每毫升菌落数(总细菌+酵母)超过1,000,000.令人意外的是,矿泉水开盖后细菌繁衍速度也不低,在室温放置第3天,其总细菌和酵母可以达到每毫升10,000菌落数。更可怕的是,随着微生物增多,大多数饮料会出现分层、沉淀、变浑浊、出现漂浮物之类等肉眼可见的变化,而矿泉水几乎看不到任何异常。
微生物增长最慢的是可乐和气泡水。试验显示,可乐开封后14天后室温放置期间,无论细菌、霉菌、酵母都始终最少,气泡水的微生物增长略高于可乐。
吴晓蒙解释说,多数细菌偏爱pH值在5.5至7.0的环境,而纯茶饮料的pH值,恰好就在这个范围内。但是,pH值低的饮料也不是绝对安全的。研究发现,某些饮料中的其他成分,如维生素、钙、糖和蛋白质,也能让细菌在低pH值条件下较快生长。
对嘴喝饮料微生物污染概率更高
试验测试发现,直接对嘴喝的饮料,51%的样本被检出瓶中剩余饮料里有微生物生长,主要是口腔微生物群(比如链球菌和葡萄球菌);而倒出来喝的饮料,只有18%的样本被检出剩余饮料中有微生物生长,主要是环境微生物,比如霉菌。
吴晓蒙分析说,这说明对嘴喝的饮用方式会使饮料污染概率更高。此外,也有其他试验证实对嘴喝能够污染瓶中饮料,有12位健康志愿者从刚开封的瓶中喝无糖的茶,喝完立刻检测瓶中剩余的茶,其中微生物达到每毫升10,000菌落数 .试验中,大部分对嘴直接饮用后的剩余饮料中都发现了白色念珠菌,而在对嘴直接饮用的加奶红茶、加奶咖啡、混合茶、矿泉水、乌龙茶和加果汁的苏打水中,还发现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产毒毒株,以及蜡样芽孢杆菌的产毒菌株。
此外,试验还发现用嘴接触瓶口的方式造成的饮料被污染程度也有差别,相比于用嘴含住整个瓶口,只用嘴接触一半瓶口的喝法,污染到瓶里的细菌相对较少 .总之,开瓶后饮用的各种饮料,包括矿泉水,即使瓶盖拧得再紧,在室温25℃下放置,饮料中的微生物都会猛烈繁殖。而在4℃的冰箱贮藏虽然相对安全,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因此,家里那些开瓶后还没喝完且已经放置较久的饮料,还是尽早和它们说再见吧。李 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