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燕梅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延伸,对于深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推广还存在课内外割裂、形式单一、缺乏分层指导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推广对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表达应用水平、自主学习精神的价值,并从课内外阅读整合设计、趣味互动式指导评价、构建分层个性化指导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推广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提供参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意识和能力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是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期。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部分教师重视课内教学而忽视课外指导,优化课外阅读推广已成为五年级语文教学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推广的意义
(一)深化课堂教学内容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语文课外阅读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弥补课内阅读的局限,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熏陶,思维品质、语言建构能力等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提升。推广课外阅读,能让课内知识学习和课外涵养积累相得益彰,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应用水平
五年级是阅读能力快速发展的关键期,课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语文学科能力的提升空间。有益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在博览群书中积累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语言应用水平。丰富的课外阅读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学生在模仿中吸收优秀语言养分,书面表达能力自然提高。
二、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推广策略
(一)课内外阅读有机整合的教学设计
课外阅读要与课内教学有机结合,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延伸与拓展。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外阅读与课内教学的衔接点,通过课前预习、课中拓展、课后延伸等环节,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谈读书心得、汇报阅读成果,用阅读拓展延伸课文内涵;课后,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实践应用中巩固语文知识。教师还可利用阅读课,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阅读,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在与名篇佳作的亲密接触中获得提升。
(二)趣味互动式的阅读指导与评价方法
五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有趣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创新指导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阅读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如开展“小组悦读会”、读书沙龙等,营造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在互相启发中加深理解、拓展思路。还可以开展表演、讲故事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阅读的快乐,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得到锻炼。这些形式新颖的阅读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能让他们的语文素养得以不断提升。
(三)分层阅读与个性化阅读指导体系构建
五年级学生在原有阅读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材施教的分层阅读指导势在必行。教师要全面了解学情,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目,实施个性化指导: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推荐难度适中、与课文联系紧密的读物,着重引导思考与课文的联系,积累语言要素;对具有良好语文学科素养的学生,可适度拔高,推荐文学性、拓展性较强的读物,鼓励深度阅读,挖掘文本深层内涵。在长期的个性化指导下,能提升学生的阅读信心,激发自主阅读兴趣。
小学五年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期。学生在广泛阅读中感悟语言文字魅力,在个性化指导中获得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必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广大语文教师要勇于探索,努力为学生打造书香班级,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尽情遨游,健康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