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习近平向加蓬当选总统…
·习近平致电祝贺诺沃亚…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
·深挖文化富矿 点亮…
·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
·四月青梅香 采摘正…
·我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
·打破准入壁垒,民营企…
·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
·阅读滋养生活 墨香…
·便民服务温暖旅途
·以新作风展现担当作为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
·全国已有合资、独资医…
·“国际机构”的证书花…
·菲律宾伙同域外国家大…
·商务部回应美国以关税…
·全运会澳门赛区测试赛…
·推动央企强化资金统筹…
·中国人民银行正研究制…
·中国将是全球经济避免…
·美政策不确定性系全球…
·无所适从 前景悲观
·空气污染可能损害老年…
·美军空袭也门萨那一市…
·惊涛拍岸 澳大利亚…
·初中语文和历史知识融…
·“国际中文日”活动在…
·美防长陷“信号门2.…
·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
·日本培育出具有代谢功…
·走,一起到海边玩水去
·2025年“5·19…
·今年“五一”假期 旅…
·北京成为今年“五一”…
·低空旅游乘势起 云端…
·对孩子“一视同仁”是…
·做有“边界感”的父母
·鳄鱼哥尼流
·创业板指涨1.59%…
·基金一季报密集亮相 …
·股票ETF月内净流入…
·让运动成为学生健康成…
·举行联片教研活动
·开展教学分享活动
·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热情
·举行化学学科市级课题…
·《潜化,促进生命价值…
·烽火映忠魂,家国在心…
·陈名卿:走在觉醒年代…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初中语文和历史知识融合教学实践感悟

时间:2025/4/22

  □林  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学科间的联系,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旨在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意识。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渠道,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感受到初中语文与历史知识的融合,在教学中具有尤为突出且重要的意义。

  一、历史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每一段历史的记载与传播,都离不开语言文字。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与历史发展进程紧密相连:先秦时期的散文、两汉时期的辞赋、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曲、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历史的发展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得以记录。诸多历史典故、人物传记、事件等史实,都蕴含在语文课本之中。由此可见,历史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里,与历史知识相关的课文占比较大。若要深入理解这些文学作品的主题以及人物形象,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以及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融入相关历史知识,对于学生理解作品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大有裨益。

  二、语文和历史知识融合教学的作用

  (一)运用历史,激发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引入相关的历史资料,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契合初中学生乐于主动完成自己感兴趣之事的心理特点。例如,在讲解《老山界》之前,我先播放纪录片《长征》的精彩片段,将抽象思维转化为直观形象。接着,让学生在乐曲声中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同时,通过多媒体展示毛泽东的书法作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借助多媒体,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呈现广阔的历史背景,渲染氛围,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历史,理解课文主题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若学生不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便难以准确理解其主旨。比如,学生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时,理解文章主旨存在一定难度。作者为何标榜自己为“闲人”这就需要让学生了解苏轼所处的历史年代,知晓他创作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只有让学生明白苏轼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涯,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乐观豁达。

  (三)引用历史,激发写作热情

  有些学生一写作文就苦于缺乏素材,实际上,众多历史人物故事都是经典的写作素材。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以引导学生引用恰当的历史人物事例。这些人物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他们的故事以及所具备的精神品质,可应用于不同话题的作文,且真实可信。例如,写以“勤奋读书”为话题的作文,有《孙权劝学》中的“吴下阿蒙”,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 的范仲淹等;写“诚信”话题的作文,有《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小元方”,有“曾子杀彘”中言出必行的曾子等;写“乐观豁达”话题的作文,有“夜游承天寺”的苏轼,有歌颂“秋日”的刘禹锡等;写“坚持”“挫折与成功”“如何走出困境”等话题的作文,有遭受宫刑却完成历史巨著《史记》的司马迁……由此可见,历史知识对于写作而言,是优质素材。

  (四)融合历史,提升核心素养

  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语文教师应充分融合历史文化常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民生、崇尚和平、反对战争、仁爱诚信、天下为公、和谐包容、英勇奋斗、自强不息、明礼守法等品质。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加深对祖国、民族及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心中的爱国之情更为深厚,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总之,语文与历史向来紧密相连。语文教师平时应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历史知识,丰富自身的文史素养,如此才能带领学生在灿烂的中华文化中畅游,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使学生热爱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