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习近平向加蓬当选总统…
·习近平致电祝贺诺沃亚…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
·深挖文化富矿 点亮…
·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
·《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
·四月青梅香 采摘正…
·我国加快推进服务业扩…
·打破准入壁垒,民营企…
·深化模范部门和过硬队…
·阅读滋养生活 墨香…
·便民服务温暖旅途
·以新作风展现担当作为
·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
·全国已有合资、独资医…
·“国际机构”的证书花…
·菲律宾伙同域外国家大…
·商务部回应美国以关税…
·全运会澳门赛区测试赛…
·推动央企强化资金统筹…
·中国人民银行正研究制…
·中国将是全球经济避免…
·美政策不确定性系全球…
·无所适从 前景悲观
·空气污染可能损害老年…
·美军空袭也门萨那一市…
·惊涛拍岸 澳大利亚…
·初中语文和历史知识融…
·“国际中文日”活动在…
·美防长陷“信号门2.…
·尹锡悦涉嫌发动内乱案…
·日本培育出具有代谢功…
·走,一起到海边玩水去
·2025年“5·19…
·今年“五一”假期 旅…
·北京成为今年“五一”…
·低空旅游乘势起 云端…
·对孩子“一视同仁”是…
·做有“边界感”的父母
·鳄鱼哥尼流
·创业板指涨1.59%…
·基金一季报密集亮相 …
·股票ETF月内净流入…
·让运动成为学生健康成…
·举行联片教研活动
·开展教学分享活动
·激发学生文学创作热情
·举行化学学科市级课题…
·《潜化,促进生命价值…
·烽火映忠魂,家国在心…
·陈名卿:走在觉醒年代…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潜化,促进生命价值发展》前言

时间:2025/4/22

  □江周敏

  任何思想和理念的形成,都要经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说,有其成长的轨迹。

  毛泽东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段话阐明了思想形成的两个关键特征:一是思想基于认识;二是思想基于实践。脱离认识和实践,思想无所形成。认识需要时间去完善,需要时间的“洗礼”,在时间长河里去修正、凝练。实践需要场域去检验,需要空间去“发育”,在空间场域中去碰撞、成长。

  办学思想,应该放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去审视。它的形成,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而是产生于个人长时间对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和教育价值等的认识基础上;它的形成,不是一隅之见的事,而是在经历多个岗位实践对认识的不断检视、验证和确认的基础上。“潜化教育”办学思想同样需要这样的孕育过程,它经历了萌芽、发展和形成三个时期。

  (一)

  从思想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脉络来衡量,在揭阳第一中学任历史学科教师时候,是我个人办学思想的奠基、萌芽时期。

  这一时期,很多关于教学问题的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探索,虽然因学力与经历的原因,处于相对模糊不成熟的状态,但,毕竟是初入职场者思想和行为在教育现实土壤上第一场历练。在我看来,这些历练是个人办学思想不可割裂的一个部分,也是必要的积累与铺垫。从课堂教学到作业布置的设计,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衔接,从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我都将“学科综合素养”作为教学理念的核心,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实践着。如“微文化”讲座、社团文化活动、历史兴趣小组活动和“每天送你一句话”等活动的开展。今天,回想起来,这些教学的实践尝试,无疑成为我后来凝练办学思想过程中的“思想支点”,让一切关于办学思想的梳理有了来由和基质。

  (二)

  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七年时间里,基于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爱与牵挂,很多时候,我更多的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如何能生活、生存得更好,更宏远来说,我比较关注这个特殊群体在获得某些健康发展的前提下,如何体现一定的生命价值。如果将七年的特殊教育经历做一下粗略的梳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零碎的思考与实践”。这一阶段并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因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合理的人员构成,只能“边学边做,摸着石头过河”。第二阶段是“办学理念的梳理和探索”。经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初步形成“融通导合、适性扬才”的办学理念,以及“点燃残缺身体里的生命之光”的育人目标,同时,在课程建设上也有了积极的尝试。第三阶段是“‘融适’课程体系的建设”。基于对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认知,逐渐在课程、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相对系统的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效果。在特殊教育工作这个时期里,关于人性和生命思考与实践的成分较之以前强烈了很多,而且更贴近个人关于教育、育人和学校管理的意识存在,成为办学思想凝练路上的主要影像。

  (三)

  2020年,教育领域有两个视点引起学界的注意,一是“生涯教育”,二是“自然教育”。某种意义上,生涯教育是对“生命、生活、生存”教育的延伸与完善,自然教育则是一种既往与开来。这两种关于教育的审视与诉说,是对教育适应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深刻思辨,更是对教育回归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的深切关注。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教育的时代变量和行为准则上,审视学习方式、知识传播、价值观念、教学模式、师生角色定位等方面的变革,呈现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和发展性,精准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教育根本性问题。2020年10月,我“回归”到普通教育领域,到揭阳第二中学工作,在研读国家关于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之后,对“高品质学校建设”“高中育人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潜化教育”办学思想,构建潜化教育实践体系。一是恪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二是通过培养“四维”教师和“四养”学生,激活师生两个群体。三是在“立德树人、潜化育人”课程理念统领下,编制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涯教育的“四生”德育课程,编制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生命价值课程的“三级”教学课程,编制“四个联系”和“五种表达”的校园文化建设课程,编制美术和音乐的艺术特色课程。四是通过支持度评价、人的发展度评价和教育教学评价,建立办学思想评价体系。

  至此,潜化教育办学思想在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上基本形成,相对完整地呈现了潜化教育办学思想“生命演绎”的过程,同时,在具体实践中逐步推进应用,取得比较大的办学成效,以实践诠释其具有的现实价值意义。

  教育工作者,某种意义上,属于“精神生产”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需要思考、积淀、交融和述说,这是产生撰写和出版这本拙作的初衷,既是对教育生活在文字上的一种体验,也是对自身成长的一种记录,从未有过像古语所说的“立言”的自大想法。

  从本书的写作角度来看,由于学历和工作的关系,在语言表述、逻辑关联和体系建构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敬请专家同行批评指正,不胜感激。

  以上粗浅表述,权当本拙作的“前言”。

  (作者系揭阳第二中学党委书记)

  (注:《潜化,促进生命价值发展》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系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系列丛书)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