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行工作人员经常深入企业调研走访,了解企业融资需求。通讯员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蓉姿 通讯员 陈锦涛)近阶段来,建行揭阳市分行以张富清老英雄的精神为榜样,将“金融为民”的信仰融入每一次服务实践。从弥漫消毒水味的病房到机器轰鸣的生产车间,从阴雨连绵的乡间小路到现代化的产业园区,该行用脚步丈量服务广度,以创新提升服务温度,在传承与践行中勾勒出新时代金融服务的民生画卷,让张富清精神在揭阳大地结出丰硕的为民之果。
移动柜台进病房,特殊服务暖民心
“我们把柜台搬到病房去!”面对客户李女士的紧急求助,建行揭阳华诚支行负责人的承诺掷地有声。李女士的母亲因病在老家养老院卧床休养,家人急需用其银行卡支付医疗费用,却因老人意识不清、无人知晓密码,且卡片到期陷入困局。得知情况后,该行迅速启动应急服务机制,张富清金融服务队携带移动终端设备驱车数十公里赶赴养老院。在病房内,服务队员们半蹲在病床边,逐字逐句向老人及其家属解释业务流程,细致核对身份证、户口本等证明材料,耐心指导代理人完成签字确认等操作。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为老人顺利办理了到期换卡和密码重置业务,让急需的医疗费用及时到账。
据悉,该行“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已成为特殊群体的“移动金融港湾”。他们上门为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提供账户激活、挂失补办等贴心服务,带着宣传资料深入田间地头,在社区广场支起咨询点,用“有温度的金融”打通了服务特殊群体的“最后一公里”。
“建行蓝”护航企业加速度, 6000万元贷款跑出“金融时速”
“看到蓝衬衫,就知道你们来了!”广东SDJ鞋业职工的话语,道出对建行服务的信赖与亲切感。作为区域鞋业龙头企业,该公司近年订单持续增长,急需收购某大型企业转让的厂房以扩大产能,却面临两周内完成资产交割的紧迫挑战。时间紧、流程复杂,青年客户经理小江迅速响应,冒雨往返百公里穿梭于买卖双方厂区,深入了解生产经营情况与资金需求。针对企业痛点,创新推出“并购贷款+”融资方案,同步联动上级行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最终较传统模式压缩15个工作日便完成全流程审批,为企业发放6000万元贷款,助力其如期接管厂房,顺利实现产能扩容。
“那几天下着大雨,身上的蓝衬衫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看到企业按时开工的消息,一切都值了。”小江回忆道。
建行揭阳市分行组建“张富清青年突击队”,建立的“专班对接+网格走访+定制服务”机制,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个性化融资方案,让“建行蓝”成为中小企业爬坡过坎的可靠伙伴。
1500万元“金融活水” 稳住钢铁产业“铁饭碗”
在榕城区仙桥街道的钢铁产业集群里,厂房林立、机声隆隆,一派繁忙景象。广东ZL钢材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先生站在新投产的生产线上感慨道:“建行人送来的‘及时雨’,让我们在行业洗牌中稳住了脚跟。”年前,企业因原材料涨价急需储备资金,建行揭阳仙桥支行“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在行领导的带领下,顶着高温深入车间调研,针对其生产周期长、库存周转慢的特点,量身定制“粤兴贷+成长之路”融资组合,仅用14天便完成尽调、审批、放款全流程,为企业注入1500万元信贷资金,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钢铁产业是揭阳的一张名片,我们将继续与更多人一起,端好行业的‘铁饭碗’。”黄先生笑着说。
践行金融为民是建行人对学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诠释。当金融服务队扛着移动设备丈量服务半径,当党员突击队攥着创新工具打通融资堵点,建行人将张富清老英雄的精神火种淬炼成服务实体的薪火,续写着“扎根基层、为民造福”的时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