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我国外贸在复杂环境中…
·中非携手 万里同风
·用心用情为群众创造良…
·产业筑基 城乡焕新…
·志愿护绿黄岐山 共…
·推动企业上规升级 助…
·全面排查生猪产品风险…
·事关深入推进深圳综合…
·政策暖风频吹 上市…
·深化医疗帮扶 增进…
·持续深化先进典型示范…
·揭阳市卫生健康局三级…
·确保全面完成三年初见…
·全面推进交通主干道风…
·全力打造梅乡特色交通…
·深化整治 促进镇域风…
·让普宁产品普宁制造走…
·奋力建设粤东镇域医疗…
·生态改造,旧水池变喷…
·普及档案知识 增强档…
·助推普宁青梅产业转型…
·全国爱眼日:关注普遍…
·科创赋能 点亮未来
·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将…
·晚生成早到达,今年1…
·海南继续发布台风三级…
·这些案例值得你我警惕
·全国千人口献血率达1…
·保险行业成立国内贸易…
·以平等对话、互利合作…
·商务部介绍中美经贸磋…
·中国240小时过境免…
·印度失事客机载242…
·海上争锋 北约与俄…
·瑞典喊话以色列:饥饿…
·做赝品骗凡尔赛宫 …
·黄金升至全球第二大储…
·美国又一城市宣布实施…
·洛杉矶街头抗议进入第…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渐…
·支付牌照已累计注销1…
·中国银行金融助力制造…
·逾70只股票涨停 …
·超九成百亿级私募旗下…
·多只ETF年内涨幅超…
·医生教你读懂眼睛的求…
·天天防晒,为什么还是…
·儿童说话不清楚,并非…
·遭遇意外宠物咬伤怎么…
·吃苦瓜降血糖?不现实
·猪油或对肠道健康有积…
·芒种节气,推荐一粥一…
·为揭阳加快建设产业强…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产业筑基 城乡焕新 改革赋能 幸福加码
榕城“三年行动”拼出城乡发展新图景

时间:2025/6/13

 

榕城区聚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持续刷新城乡颜值。林碧鸿 摄

  □记者 陈星星 林文君 见习记者 李思敏

  通讯员 林 楠 巫超明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机,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改革攻坚激发新活力,民生事业交出新答卷……潮涌处,榕城区以“百千万工程”为帆,在高质量发展的航程中破浪前行,书写千年古城的崭新华章。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榕城区持续激活资源潜力、刷新城乡颜值、释放发展动能、厚植民生福祉、凝聚共建合力,一幅“产业兴、城乡美、活力足、民心暖”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在榕江之滨徐徐铺展。

  特色集群驱动,精准招商赋能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2023年以来,榕城区以“一体五区”产业空间布局为引领,强化举措、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22年5.55亿元到2024年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预计2025年收入规模将达11.05亿元,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3.14%(可比口径),高于2022~2025年粤东西北地区年均增速(5.18%)。

  千年古城再续芳华。揭阳古城是榕城最大的瑰宝,榕城区坚决扛起古城保育活化主阵地担当,恢复古城内传统街巷肌理、历史建筑风貌,深入挖掘历史人文地标“进贤门”,修旧如旧打造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利用原工农相馆、东南小学等示范点招商运营,打造古城青创中心、揭阳古城艺术空间和岭南书院(揭阳进贤书院);推动思贤路等地段公房竞租植入美食、民宿、玉石展销和非遗体验等业态,揭阳古城保育活化成效显著。今年春节期间,揭阳古城累计接待游客85.87万人次,西湖公园完成改造升级后,累计接待游客24.15万人次,游客量创新高;“五一”期间接待游客37.21万人次,占全市游客接待总量的3成以上,与2024年同比增长71.47%.

  优势产业集群成势。全区三大特色产业形成清晰的片区格局,各支柱产业亮点纷呈,不锈钢产业年产值超90亿元,拥有1个国家驰名商标、6个省著名商标,梅云街道获评省级五金不锈钢专业镇;鞋产业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中国塑料时尚鞋之都·揭阳”成功复评,保持全国高档时尚塑料鞋行业领跑地位;微电机年产量超40亿只,占全国市场25%份额,榕东街道获评省级微电机专业镇。

  工业创新活力迸发。2023年以来推动38家企业技术改造、30家数字化转型,新增“小升规”企业80家;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家,揭阳高新区规上产值超165亿元,揭阳(榕城)万洋众创城成功招引五金、塑料行业等企业34家;2024年,全市首宗“工改工”试点项目实现供地。

  乡村产业融合升级。地都镇“罗氏虾”混养模式助农每亩增收超千元,登岗“陆小凤”西瓜、炮台“飞花”玉米成区域品牌;邹堂梨脯、地都青蟹通过“一村一品”工程提升知名度,邹堂梨脯年产值约2.4亿元,地都水产养殖年产值约2亿元。

  第三产业焕新发展。全市第一家国际连锁豪华五星级酒店揭阳万豪酒店入驻开业,显著提升区域高端接待能力;全区9家民宿(含古城2家)与高端酒店形成业态互补,既满足多元住宿需求又激活古城消费;岐山文化博览园成功创建3A景区,塘埔村获评省文旅特色村和“全国文明村”,实现榕城旅游品牌新突破。全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持续释放经济动能,推动第三产业高质量发展。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区领导多次带队奔赴各地招商引资,用诚意与实力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截至目前,成功签约项目超200个、计划总投资额突破216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2个,目前已落地投产项目63个,为区域产业持续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典型镇村引领,城乡颜值蝶变

  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榕城区加快建设“活力古城、产业强区、幸福家园”的基础支撑,更是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承载区、汕潮揭都市圈核心城区的现实所需。

  漫步东兴街道玉浦内溪溪畔,乡村景观、田园风光与生态景致交织成画。玉浦内溪生态修复工程以“绣花功夫”雕琢乡村风貌,不仅“刷新”了村容村貌,更让村民生活迈向“高品质”。这一蝶变正是榕城区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创建的生动缩影,彰显出典型村在人居环境提升中的示范价值。

  在“百千万工程”引领下,榕城区“1+18”个典型镇村培育蹄疾步稳。目前,18个典型村已基本达标,炮台镇典型镇建设规划在市级成果擂台赛中斩获“优秀”等次。通过系统化创建,“1+18”个培育对象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系统性提质。

  典型先行,面上攻坚更见实效。为提升整体人居环境品质,榕城区创新机制、凝聚干群力量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国道、省道、高速沿线及市区主要道路,精心布设17条风貌带,中交四航局、中铁城建等央企国企全力助力风貌带提升工程,以重大项目赋能城市更新,为榕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央企力量”。截至目前,累计清拆危破房超11万平方米,清运垃圾杂物超5.2万立方米,“三线整治”约33公里,镇村风貌正在焕发新颜。

  2023年以来,榕城城乡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新建北部、中部水质净化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总规模达27.44万吨/日,北部水质净化厂上盖公园和“悦榕阁”成为市民游客网红打卡点,实施“厂网一体”按效付费模式受到省住建厅、生态环境厅表扬认可。742个“四小园”如同生态明珠点缀房前屋后,干群同心协力种植苗木超40万株,“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愿景成为老百姓的日常,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榕城美景徐徐铺展。

  激活“人地钱”要素,释放制度红利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榕城区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聚焦“人、地、钱”关键要素,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创新模式激活要素。通过“强村公司”等创新模式,榕城区有效盘活了沉睡的集体资源。炮台镇炮台社区将8亩闲置土地打造成为网红夜市,为镇村两级带来超200万元的年收入。渔湖街道阳美村通过村企合作,引入1200万元社会资本建设综合物流园区,实现村集体增收80多万元,年收入达120多万元,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要素配置提质增效。榕城区推动“三资”管理提质增效,建好农村集体“一本账”的经验做法获得省级通报表扬;作为粤东唯一试点,率先完成集体资产100%数据上图,彻底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糊涂账”问题,相关经验做法《数字赋能乡村,“图”绘农村集体资产新面貌》登上广东省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简报,为全省资产上图工作提供鲜活样本。2023年以来,全区通过16个镇级平台完成735宗资产交易,实现21.64%的平均增值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显著提升。

  村企联营释放潜能。榕城区创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模式,通过“联营+工改工”“联营+点状供地”破解产业用地难题,打造全市首宗集体建设用地联营案例,实现村集体增收、企业降本、产业升级、土地提效,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可复制的“榕城样板”。

  这些创新实践结出丰硕成果:《榕城区激活“人地钱”三大要素推动集体增效群众增收》入选农业农村部《农村改革动态》县级典型案例和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榕城区成功实现了集体经济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2024年,16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平均年收入达143.7万元,同比增长15.12%.

  筑牢民生根基,构建普惠格局

  “交通路网越来越发达了,公园景致更宜人了,市民幸福感提升了……”一个个城市成长的瞬间,折射出榕城区通过不断推动基础设施迭代升级,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的发展成效。

  基础设施全面提质。2023年以来,新建设5G基站936个,让城市的“数字神经”更灵敏。交通路网升级,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建设任务3.3公里、美丽农村路10公里以及农村公路自动化检测252公里,串联起城乡“大动脉”;进贤门大道、榕华大道等路面改造工程、进贤门大道延伸段道路、京灶大桥等相继建成通车,进一步改善市区交通环境和提升城市交通效率。持续织密生态“绿网”,已建成市政污水管网743.6公里;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居住用地面积2916.68公顷,“绿色生活圈”覆盖率达到近88%.民生服务持续优化。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新建3所公立医院,新增4万平方米业务用房、900张床位,设立全市首家县域病理检验诊断中心;引入三级民营肿瘤医院和2家三级综合医院;14家基层中医馆、84个规范村卫生站夯实基层服务。11625个新增公办学位缓解入学难题,5个乡镇“协作型”教育共同体推动优质资源共享。社会治理创新突破,坚持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广聚民意、民力、民智,促进村级议事协商顺利开展。2023年以来,全区161个行政村(社区)共建成村(居)民议事厅197个,办理民生实事超690件。

  全民植绿热潮涌动。榕城区以党建引领激发群众活力,2023年至今已开展865次“乡村绿化”主题党日活动,7.6万人次参与,35.9万株苗木扎根榕城沃土,其中,超2700万元资金来源于社会力量,占总资金的近80%,生动展现出榕城区通过大抓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享家园的实践成效。

  潮涌榕江千帆竞,奋进百千万工程!榕城区以实干为笔、创新为墨,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产业筋骨“壮”起来,城乡融合“活”起来,创新引擎“燃”起来,民生答卷“暖”起来。立足新起点,榕城正以攻坚之势破题突围,以长效之策固本培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中奏响榕城强音。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