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
·聚焦“优服务”“降成…
·凝聚共识,共谋发展新…
·前詹通用码头首次接卸…
·破梗阻优服务 助力…
·全力做好台风期间水文…
·守护水上交通安全防线
·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 …
·夯筑起应对复杂变局的…
·青春智慧助力“百千万…
·青衿绿韵 创意无限
·不文明现象曝光台
·揭阳青狮:雄姿勃发,…
·文心雕龙·吕布·哪吒
·“弹幕”互动须文明
·“偏袒”本指露出臂膀
·第三届链博会签署协议…
·台风“韦帕”在广东阳…
·国家防总提升对广东、…
·护好人体的“解毒中心…
·萨师俊:誓与军舰共存…
·我国发现全球最深砂岩…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
·“冬病夏治”正当时
·以叙达成停火协议的背…
·以军再袭加沙物资分发…
·越南下龙湾游船倾覆遇…
·美国执法机关抢建移民…
·特朗普起诉默多克和新…
·日本参议院选举有哪些…
·乌方向俄方提议举行第…
·伊朗外长:应搁置“快…
·韩国特检组对尹锡悦提…
·哪款是你的心选座驾?
·新能源车领跑上半年汽…
·行业动态
·比亚迪海豹06EV推…
·花开半夏六月荷
·夏日晨韵,田园新貌
·隐形的翅膀
·殇
·古镇石板街
·富于情感音符的吟唱与…
·侨批里的教育观
·第五部分书法绘画(3…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心

时间:2025/7/21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 22日将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中医专家认为,这一时节“暑、湿、热”三邪交织,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固护阳气。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介绍,大暑节气高温高湿,人体阳气随高温浮散于体表,导致身体内部尤其是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湿气重浊黏滞,易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引发腹胀、肢体沉重、舌苔黄腻;暑热通于心,易致心火过旺,引发心烦失眠、口舌生疮;高温还会扰动心神,表现为焦躁易怒、注意力涣散。

  “饮食调养宜以清补为主,兼顾祛湿。”梁莹建议,适当食用西瓜、绿豆、冬瓜、苦瓜、莲藕、黄瓜等清热生津之品或饮用乌梅汤、酸梅汤等饮品以清热解暑;可以茯苓、薏米、赤小豆、白扁豆、山药、芡实等健脾利湿食材煮粥,适量食用生姜、陈皮、紫苏等以温化脾胃湿浊;出汗多者可喝淡盐水或米汤;忌肥甘厚腻,避免过食甜食、冷饮。

  专家同时提示,这一时期应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空调冷风直吹身体;宜夜卧早起,中午小憩15至30分钟避暑养心,避免熬夜;大汗后切勿立即冲冷水澡、喝冰饮;清晨或傍晚可进行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还可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过激。

  针对老年人及儿童群体,这一时期需特别注意防范健康风险。梁莹提醒,老年人应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宜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因出汗脱水导致指标异常;儿童玩耍时宜选择阴凉处,每20分钟补充温水或淡盐水,出现厌食及脾胃失调可食用山药、小米粥调理。

  大暑时节还可以利用一些中医外治方法调养身体。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举例说,风池穴和大椎穴分别是胆经和督脉上的重要穴位,按揉这两个穴位能够疏通经络、疏散风热,快速缓解因暑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