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陈星星 见习记者 李思敏 通讯员 梁诗尹 王嘉媛 唐晓舟 朱 惠) 近日,在榕城区地都镇团委的积极对接下,广州新华学院艺缕阳光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走进地都镇,深入探访古建遗迹、非遗工坊、养殖基地,用专业视角解码乡村文化基因,助力地都产业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鲜活力量。
在当地干部的带领下,突击队首先走进大瑶村开启文化探访之旅。从庄重肃穆的明代翁梅斋墓到“瑶池”如镜的碧波,从潮汕祠堂里精雕细琢的梁架纹饰到榕江畔葱郁的红树林,青年学子用脚步丈量历史厚度,深刻体验石雕的细腻、木雕的灵动。“书本里的历史总带着距离感,亲手触摸木雕纹路的那一刻,才懂文化传承不是静止的文字。”实践活动中,突击队队员将所见所感转化为可观赏、可体验的精品文旅动线,让游客既能沉醉山水之美,更能读懂延续数百年的烟火人间。
循着传统技艺的脉络,突击队先后探访石雕工坊、狮艺武术馆,近距离触摸非遗生命力。红岗村石雕工坊内,80岁高龄的工匠黄仲以凿为笔,在花岗岩上刻绘出灵动的花鸟。石屑纷飞间,突击队员架起摄像机记录珍贵影像,计划制作成纪录片。在孙淑强狮艺武术馆,锣鼓声中队员们与小小训练员同场学习,亲身体验“坐头转圈”等青狮招式(见上图。通讯员 摄)。“匠人每一次凿刻,舞者每一滴汗水,都是活着的非遗”,基于此,突击队计划将青狮表演引入学校,让古老技艺走进年轻视野。
实践过程中,青春与乡土完成了温暖的双向奔赴,突击队用脚步丈量文化根脉,更用创意与知识为乡村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地都镇团委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更多青春力量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