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龙
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传诵了多少年,至今成为全中国睦邻友好的典范。揭阳也有相似的历史故事“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年郑大进”,清代廉史郑大进化解邻里矛盾的故事被载入史册,也在潮汕大地传诵了几百年。
时代在前进,一些此前因邻村争拗老死不相往来了几代人一两百年的“世仇村”,在新时代新风尚春风激荡下,握手言欢一笑泯了先祖的恩仇。
“人之初,性本善。”心怀善意,行为正直,这是做人的根本;积极向上,是追求进步的体现。让每一个人都向善向上,积极追求善良和进步,社会就会减少很多纷争和执拗。无论是历史上“六尺巷”故事主人公张英、揭阳“池厝渡”故事主人公郑大进,还是当今化解“世仇村”的倡导者,便都是向善向上之人,他们都成就了历史上的美事,也开创了新的历史——丢掉历史包袱,结束纷争,迈步向前,不就是开创了相邻两村之间新的历史吗?
而开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讲师团,向市民群众宣讲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优良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传播时代正能量,便是在传递社会进步精神,凝聚向善向上的力量,通过修养和教育,不断发掘和弘扬善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进步。你看榕城区接地气的理论宣讲、“榕味”特色的文明实践、“和美榕城”环境攻坚行动,哪一件不是在引导市民向善向上?哪一件不是在为文明和进步发力?
创建文明城市,就是要凝聚起全体市民向善向上的力量,积极投身到文明建设中来,为全力建设产业强市、和美揭阳,加快打造粤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作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