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力
儿子今年10岁,读小学四年级。有一天,他告诉我:“我组织了一次趣味比赛活动,有接力赛跑、投篮、跳绳什么的,就在这个周末。”我听后有些讶异,儿子虽然学习成绩好,经常受表扬,在同学中很有影响力,但年龄不大,我认为他要组织好一次活动并不容易。
因为是组织者,周末的前一天晚上,儿子很兴奋,他说他邀请了很多同学参加活动,自掏压岁钱买了一些小奖品奖励他们,让大家玩得开心。
周末一早,儿子兴冲冲地出了门,我和他妈妈悄悄跟在后面。活动地点是在当地的一个体育场,我们远远地躲在一处树荫下,想看看儿子的表现如何。
儿子一直在场地上准备着他带去的体育用具,有小篮球、跳绳等,还炫耀似地拿出当奖品用的小图书、小玩具什么的。他一直很兴奋,以为会很热闹,可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体育场除了儿子孤零零的一个人,并没有一个同学出现。那一刻,沮丧和失意明显挂在儿子脸上。
时间又过去了一阵子,太阳爬得老高,照在儿子满是汗水和失落的脸上,这时我们以为,不会再有同学出现了,儿子想搞一场趣味比赛活动的初衷落空了。
在儿子失落地收拾东西时,我们出现了。儿子看见我们后,委屈的泪水挂满了眼眶,他不解地问:“为什么,他们都答应的,为什么不来?”
他妈妈是儿科医生,最懂儿子,她说:“你的同学们答应了却没有来,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他们要利用周末做功课,或者他们年纪还小,家长们担心安全问题,不放心他们出来。”
儿子十分难受地说:“既然不来,就不应该答应吧。”
他妈妈想了想说:“其实这就是关键,你的好心,同学们却因各种原因没有领情,所以你特别委屈。说到底,你在班上成绩好,经常受表扬,同学们都习惯顺着你,一旦像今天这样,一个都不来捧场,你就有很强的受挫感,自尊心就受不了……”
儿子有些不解地看着他妈妈。他妈妈又说:“其实这种受挫感并非坏事,每个人身上都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小时候妈妈读书成绩也很好,一直在年级数一数二,不想有一次考砸了,成绩一下就掉下去,感觉整个人都垮了,那种不再被人崇拜的失落感让我很不适应。”
儿子看着他妈妈问:“那后来呢?”
他妈妈笑着说:“后来被老师看出来了,帮我分析原因,鼓励我不要泄气。老师还说,当一个人一帆风顺时,适当受点挫折并非坏事,挫折可以警醒人,让人时刻注意修正自己的行为,关键是要在失败和挫折中学会总结和重新认识自己。比如今天这种活动,今后就要事前争取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支持,才会有很多同学踊跃参加。”
儿子终于听懂了,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这时他妈妈趁机提议:“既然来了,今天就搞一场一家三口的家庭趣味比赛吧。”儿子听后一扫脸上的阴霾,脸上重新绽放自信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