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身乡村产业振兴,创立普宁市绿之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水稻、番薯及特色蔬菜种植,目前已复耕复种撂荒耕地700多亩,农产品销往广州、深圳等城市及本地蔬菜批发市场,公司先后获“普宁市供港澳蔬菜基地”“普宁市龙头企业”“普宁市蔬菜种植基地示范基地”等资质荣誉。他就是揭阳市关工委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学员连洁鹏。
□记者 刘春玉 实习生 吴旻宣
破局创业,攻克“四难”瓶颈
创业之初非常艰难。但连洁鹏不怕困难,不避艰辛,勇于破局,终于攻克了4道难题,冲出创业瓶颈,开创了事业的一片天地。
首道难题是土地。初期选址时,连洁鹏因是普宁较早尝试“流转土地”的人,无经验可循,与农户沟通流转事宜起步十分困难。
针对农村承包地碎片化问题,他对整户外出、无劳力、耕种条件差或因产出低不愿耕种的农户逐户沟通。开始时部分村民不理解、不愿流转责任田,导致土地无法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影响整体规划。后在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支持下,他做实耕地权属调查取证、做好农户动员宣传,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程序,将连片撂荒土地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由公司盘活经营。得益于政府支持与农户信任,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得以推进,为乡村产业振兴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难题是资金。启动资金远超预算,原预计投资一两百万元,实际须投入三四百万元;且农业投资周期长,须多方盘活资源。
创业初期最大挑战是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落地,这是第三个难题。在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服务站(简称“牛哥驿站”)帮助下,逐步取得突破。“牛哥驿站”是省“十四五”规划项目,主要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及入乡创业者,覆盖现代农业产业园、文创旅游村镇及特色村,提供“一对一”创新创业辅导、视频学习、远程示范等服务,并优先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华南农业大学的指导,公司逐步建立起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第四个难点是缺乏有思想、有实践的新农人。连洁鹏与合作伙伴联合全国现代农业技术顶尖基地,引进交流农业人才,通过“传帮带”培养扎根本地的新农人。
解决上述问题后,市场风险与销路难题仍须应对。销路是种植户的共同难题,“绿之源”通过多渠道结合破解:在原有农贸市场销售基础上,拓展线上新媒体及网络销售平台,逐步构建稳定的销售渠道。
借势赋能,提高产业成效
回顾创业历程,于今能够得到这么顺利的发展,各级关工委的关心支持和培训交流功不可没。
2021年,连洁鹏参加普宁市农村创业青年培训,在行业专家引导下,结合自身农村基层干部身份及对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加之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情结,连洁鹏选择投身农业创业,希望带动家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他带领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引进现代大棚、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设备,建成“普宁市下架山镇横溪鸡兰埔村辣椒种植基地”,主要种植螺丝椒、黄皮椒、甜椒等,产品销往广深等一线城市,助力大城市“菜篮子”供应,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积极性,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2022年至2023年,连洁鹏又参加揭阳市关工委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给事业发展提供了很大助力。
在创业过程中,各级关工委老干部积极联络、组织培训,为农村创业青年搭建经验交流平台、提供帮扶,帮助连洁鹏融入这些优秀青年的朋友圈,先行者倾囊支招,帮他有效避坑、少走弯路。
学习分享,共富同行致远
经过数年努力,“绿之源”从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逐步拓展至生物肥料研发、生态农业观光、土壤改良等领域。目前公司有农业工人68人,自成立以来复耕复种撂荒耕地704.9亩,年产值约400万元。
谈及创业心得,连洁鹏认为,创业之初一定要做足调研,制订可行性报告,有些甚至还需要自己去做学徒工,亲身体会。农业创业须先接触行业、积累经验,可联合全国现代农业技术顶尖基地,借鉴成功模式以快速发展、降低风险。同时,要种植多种农副产品,依市场需求调整种植量,平衡产量与需求,避免拉低市价、损害零散种植户利益。
他说,至关重要的是紧紧依靠党和国家,用好国家资源,如参与关工委培训等,能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帮扶,为更多创业青年提供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