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51%,收报3807.29点;深证成指跌1.23%,收报12510.60点;创业板指跌2.23%,收报2867.97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1185亿元,较前一日缩量3002亿元。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贵金属、珠宝首饰、房地产开发、房地产服务板块涨幅居前,半导体、医疗服务、消费电子、光伏设备、能源金属、航天航空、电子化学品、通信设备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1300只,逾60只股票涨停。贵金属板块逆市大涨,西部黄金等多股涨停。电池板块延续活跃表现,天际股份4连板。银行概念股震荡拉升,西安银行涨超6%.下跌方面,半导体概念股大跌,中芯国际跌超10%.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贵金属、有色金属、珠宝首饰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贵金属净流入15.66亿元。
净流出方面,半导体、互联网服务、通信设备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半导体净流出90.65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从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和二季度经营结果来看,在国内外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及全球储能需求共振的拉动下,产业链出货端表现较为亮眼,多数环节二季度收入同比恢复正向增长。行业资本开支基本探底,二季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增速小幅回升,部分供给紧缺环节已开启产能扩张节奏。盈利端,电池、负极等环节整体盈利同环比表现较好;材料环节盈利触底,同时受益下游电池技术迭代(固态、快充等)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单位盈利有望进入上升通道。考虑到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比较优势显著、海外布局逐渐完善,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出海卡位等,份额和盈利的双重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持续看好经历周期验证,在技术、成本、盈利方面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的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
开源证券研报指出,近期特斯拉机器人消息不断,Gen3机型定型后,特斯拉将进行大规模制造的测试,预期出货量预计3~5万台;并可能同步开发面向未来大规模量产的Gen4机型,同时对供应商产能建设、海外建厂等提出明确的要求。同时四季度国内宇树、智元等头部机器人明星企业加速资本化,小米、赛力斯、理想等主机厂或发布人形机器人新品;国内高规格产业政策组合拳可期。2026年国产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迎来10倍增长。判断四季度机器人板块有望在海内外共振下,开启面向2026年全年的大贝塔。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近期景气筑底或爬坡的行业逐渐增多,主要包括:1.AI产业周期驱动下的通信设备、存储、软件、游戏;2.“反内卷”政策受益或自身有涨价逻辑的煤炭、有色、部分化工品(纯碱、农化)、钢铁、新能源等景气回升;3.独立景气周期、且有一定持续性的,通用设备、航空装备、医药、保险;4.工程机械、大众消费品等部分顺周期品种景气亦有企稳回升迹象。配置上,AI、医药、“反内卷”、大金融等前期主线中内部高切低,左侧布局受益于人民币升值、基本面有改善预期、估值和筹码处于相对低位的消费、电新等,建议关注创新药、存储、软件、有色、化工、工程机械、保险、电池、光伏等。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储能增长的核心逻辑是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和储能系统成本下降的共振。目前国内储能市场需求强劲,锂电池排产旺盛,储能电池出现涨价迹象;“5·31”后淡季不淡,项目招标高增。原因主要可分为两点,一是多省推出容量补偿、容量租赁等政策提升储能项目收益确定性;二是新能源全面入市背景下峰谷价差拉大。目前山东等省市场化程度高,储能电站经济性好;蒙西限电较为严重,配储比例有很大提升空间。海外来看,欧洲、澳洲、拉美、东南亚等地需求良好。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表示,主题交易热度维持高位,科技类主题回调,新能源相关主题接力。8月中旬以来AI相关主题受益产业进展、流动性预期与风险偏好共振行情加速,随着市场震荡加剧,资金寻找低位主题投资机会,关注受益政策端积极变化与产业供需格局改善预期共振的“反内卷”方向,中期聚焦AI、机器人、创新药等主线性机会。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