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月常用来指新婚夫妇的甜蜜生活。一般把新婚的第一个月称“蜜月”,这是从新婚夫妇充满柔情蜜意这个意义上来说的。“蜜月” 是个外来词,英文为“Honeymoon”。“Honey”本意是蜂蜜,“Moon”是月,翻译成“蜜月”,从字面上就感觉一股甜蜜扑面而来。
中国古代人度不度蜜月,这个不可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古代没有“蜜月”一词。在16世纪时,“蜜月”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西班牙语文献中。可以说,直到出现西式婚礼,中国才有了蜜月一说。鸦片战争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西方文化开始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像上海、广州等地的上流社会已经出现了西式婚礼。那时,从海外归来的先生小姐,许多人信奉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堂举办婚礼,新郎打领结,穿西装礼服,新娘披婚纱,戴白色手套,代替喜娘的是西式的司仪,新人交换戒指,互相亲吻,在大家的注目下,新郎将新娘抱进车内,去度他们的新婚蜜月。
蜜月相传是古代欧洲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条顿人的生活习俗,关于蜜月还有两个美丽的传说呢!一说在6世纪初,英国克尔克特部落首领的女儿爱丽丝长得十分美丽,从小爱吃蜜糖。前来求婚的王子们得知此事,便送来一大批上等的蜂蜜。爱丽丝和其中的一位王子结了婚,并让厨娘把蜂蜜酿成了酒。成婚宴会上,大家喝着又甜又香的蜂蜜酒,连声称赞。喝剩的酒,新婚夫妇又足足喝了一个月,此后,当地民族在新婚的第一个月也喝蜂蜜酒。后来,新婚夫妇在喜庆之夜喝蜂蜜酒,第二天便开始一个月的旅行生活,称为蜜月。
二说英格兰多顿族中流行“抢婚”的风俗,行为野蛮,危及社会秩序,因而政府作出规定,凡成婚30天以上者,不得卷入抢婚之列,并发给新婚对牌,以备查验。从此以后,外逃的新婚夫妇多在30天以后自动回到了家乡,过上了平安的家庭生活。而他们在外面度过的靠吸吮蜜汁为生的30天,久而久之就被人们称为“度蜜月”。
后来欧美一带便把婚后的一个月称作蜜月。渐渐地蜜月一词流行到世界各国。人们还把新婚后一个月的夫妻偕同旅行,称之为度蜜月。这种习俗后来逐渐传遍了欧洲各地,并很快风行世界。“蜜月”已成为新婚夫妇迈向生活伴侣的前站,并不一定以30天为期,而是根据新婚夫妇的生活环境等情况而定。婚假里,可串亲访友,可去旅游胜地旅行,刻骨铭心的美好时光,都是新婚夫妇终生难忘的。
钟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