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以消费为桥,共赴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
·织密信用管理“防护网…
·聚焦群众需求,全力打…
·一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
·加强沟通交流 助推家…
·擦亮“幸福揭东”底色
·揭阳市科学技术协会原…
·执结案件12件,执行…
·实现优势互补,助力高…
·推动足球运动发展 …
·优质服务暖人心 锦…
·一碗擂茶映初心 香…
·木棉花开红似火
·诉讼信息“李逵”“李…
·萨克斯公益培训
·微话题
·专 版
·中国航发燃机为海上钻…
·四川盆地在5亿多年前…
·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
·“谁在管理国家?是战…
·韩国政府高层疑遭美国…
·巴以紧张局势扩大 以…
·警察都惊了!美国12…
·长青村:古朴敦厚,文…
·“蜜月”一词是怎么来…
·专家更要“会说话”
·张船翁制谜考子
·乐观达人的人生姿态
·发现生活之美
·一代风流
·织就一部大唐历史
·【新书荐读】
·宋人善雅谑
·远去了的榕江汽笛声
·搅在肉香里的年味
·今天,我一直在写诗 …
·同年伯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宋人善雅谑

时间:2023/4/10

  ▲▲黄少青

  不记得在什么书上看过外国学者说了大概这意思的话:幽默感是一个人的智慧的表现。因为对这话有点印象,所以在读到了宋人的一些雅谑故事之后,竟觉得,宋人的雅谑其实就是幽默的代词,而且雅谑恰恰也是他们智慧的闪耀和映射。或者也可以说,所谓雅谑,乃即具有高级文化含量的玩笑话。所以宋人的善雅谑,正是宋人风度的反映。史籍上还可能是他们较大的一项“专利”。

  宋人的善雅谑,首推苏东坡。东坡先生之善雅谑,即使与一般人,也每如此。据《遁斋闲览》载:东坡在丰城时,有一老人喜得贵子,求请东坡赐贺诗。东坡问:“翁年寿几何?”老人说:“七十。”又问:“翁之妻几何?”答:“三十。”东坡即席作诗八句,其中二句道:“圣善方当而立岁,乃翁已及古稀年。”盖“圣善”乃母亲之美称,语出《诗经》。东坡先生这雅谑,可以看出他与社会底层丝毫不存在隔膜,还因雅谑的文化含量而显示了一种接地气的亲和力。当然,东坡先生的善雅谑,更多的是发生在友朋和同侪之间,而且尤富幽默感。

  东坡先生和黄庭坚的书法在北宋都驰名天下,后世所谓“北宋四大家”,他们具列其中。不过就艺术创作而言,苏黄的字毕竟各有短长。据《独醒杂志》载:苏东坡就尝对黄庭坚说:“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黄庭坚当即应道:“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蝦蟇.”言罢,两人都大笑起来,彼此“以为深中其病”。这雅谑同时透露出了他们之间亦师亦友和惺惺相惜的深厚情谊。

  因反对新法,政治上苏东坡和王安石不在同一条船,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在才学方面的互相欣赏。而苏东坡对王安石的雅谑,则也别有一番趣味。据《鹤林玉露》载:王安石著有《字说》一书,以其释义多牵强,苏东坡就尝当面戏问过王安石,说如果按照你的讲法“波是水之皮”,那么“滑不就是水之骨”了吗?又据《调谑编》载:苏东坡还戏问:“以竹鞭马为笃,不知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可见苏东坡的雅谑,其智慧往往随时生发,令人绝倒。

  善于雅谑的苏东坡,却也有反被人雅谑的时候。据《五杂组》载:苏东坡就尝故意对佛印说,从前我读古人诗,有“时闻啄木鸟,疑是打门僧”,又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古人的诗喜欢以鸟对僧,看来是“自有深意”。也智慧满满的佛印乃答道:“所以老僧今日常对学士”。苏东坡喻为鸟,竟一时语塞,找不到回应的话。可见宋人之善雅谑,风气所及,僧俗并无太大差别。

  宋人善雅谑,蔡襄和陈亚也是例子。蔡襄擅书,他的字,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苏东坡称其字为“本朝第一”。蔡襄除了字好,还能品茶,雅谑也是高手。陈亚则乃官至太常少卿者。且素有以药名嵌入诗中的妙才。如“风雨前湖夜,轩窗半夏凉”。陈亚的善雅谑,则纯属天性使然,可不让人。据《尧山堂外纪》载:蔡襄就尝用他的名字雅谑说:“陈亚有心终是恶。”陈亚当即回应道:“蔡襄无口便成衰。”这雅谑真是半斤对八两。究其实:蔡襄表达的意思是亚字下边没有心字,所以你陈亚并不可恶啊;陈亚表达的意思则是襄字有口字在中间,所以你蔡襄也不是衰人呀。这互相称许的雅谑,在当时还成了流传的名对。

  天性善雅谑的陈亚还有一个故事,表明他对于自己的善雅谑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妥当。同是《尧山堂外纪》载:陈亚知润州时,有一个幕僚姓上官名弼,与他关系颇亲近,因任期届满将要离去,陈亚就问他还有什么可指教的没有?大概由于陈亚的态度很诚恳,这幕僚便直言说:你陈亚的才行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只是善雅谑有时未免太过分,这应该算是缺点吧。幕僚的话音刚落,陈亚却当即应道:“君乃上官弼也,如下官口何!”又是雅谑。翻译成今天的意思,或许就是:上官弼啊你此人固有辅助长官的本领,可我这官位低下的人却只有这张不能不说话的嘴巴,恐怕毛病是改不了的了。上官弼不由得“笑而去”。

  宋人的善雅谑,可能连最普通的人也少不了受此流风的影响,而也善雅谑,如人所共知的苏东坡侍女王朝云便是。据《竹坡诗话》载:有一日,东坡退朝回到家里,饭后,他抚着自己的肚腹慢慢散步,回头问侍女:“汝辈且道,是中有何物?”一侍女马上说:“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个说:“满腹都是识见。”东坡也不以为然。这时朝云开口说:“学士一肚皮不入时宜。”东坡当即哈哈大笑起来,认为朝云是猜对了。究这故事发生的背景,很可能是在苏东坡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时候。王朝云对苏东坡应该比其他侍女有着更细致的体察,所以能窥见苏东坡从朝廷带回来的不快,而一语中的。这种心灵相通的密码,显然不可能是人与人之间随便存在的东西,自不待言。

  事实上,苏东坡对自己的肚皮即所谓便腹,也有过一说。在《东坡志林》中,他自述:我在钱塘宝山僧舍壁上题过一首诗,云:“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如今我重新书写了此诗,是“欲使后之小人少知自揆也”。这与朝云所说的不入时宜的肚皮,是此一时彼一时的另一个肚皮了。所以如果说苏东坡在此处只不过隐含了一点点的雅谑成分的话,那么更多的就是对于往往习惯于自鸣得意的浅薄者所表现出来的不屑了。或者这压根已经不是雅谑!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