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锐勤
好文章没定法,但有迹可循。叶开的《修炼好文笔》结合自身阅读和写作体悟,从写作入门、进阶和创意入手,为读者解析一篇好文章的“味道”和技巧,令人印象深刻。
通俗文学与严肃文学都可能出好作品,但丰满的人物形象与复杂的情感体验都需注入个性化的内容,好作品都是自我挑战的结果。
挑战题材。写自己最舒服的题材,难有力度和深度,作品很难成长。写人生中的困惑、犹豫、不安、恐惧、彷徨、悔恨等复杂的情绪,才是最有表达欲的题材,也最可能出精彩的文笔。焦虑、纠结、疼痛、吹嘘都是人生的常态,只有勇于面对自己、反思自己,才能自然且平静的写下来,才能揭示生存状态中的真实与荒谬,正视现实带来的冲突与压力。写作者如果不真诚,没中立态度,而是预设立场和道德判断,便听不到身体里破碎的声音,便会粉饰事情的真相,自我阉割怎么可能反映事件的本质与复杂的人心?
成长过程中,和亲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包括误解、愤怒、纷争、伤害等,都是写作中丰富的材料。如写《隐秘的角落》剖析父亲对自己的伤害时,终于将内心积累多年的“愤怒”表达出来,原以为极其困难的写作,没想到变成一个深度“享受”释放自我的过程。
合理化观点。对于挑战较大的题材,可能观点新颖,要说服和感染读者,就须自圆其说。观点不是“空降”的产物,而是层层铺垫出来的,其中既要注意逻辑合理,也要重视因果关系。通过句子之间的衔接,段落之间的承接,将观点的呈现变成“呼之欲出”的自然而然的因果产物,前后呼应,没一句多余的话。铺垫时要注意用作品的细节、人物和故事来推动和呈现,将核心冲突归纳出来,让读者感受和会意。特别是用细节去支撑合理性,要选取那些最能体现人物特性的动作,用数个细节将人物变得立体和生动。
《狂飙》电视剧编剧通过对高启强一步步细节铺垫,一层层形象转变,使其角色更立体。鱼档里的椅子,刚开始作为鱼贩子高启强午休使用,第二次以“大哥”身份找老墨杀安欣使用,第三次活成传说后与鱼贩阿刁对话使用,一把椅子串起了三种身份和情绪。
陌生化表达。想吸引读者,就要挑战表达,不落俗套,重新激活词语的力量,用新颖表述来配合复杂题材。只有置身于陌生化的世界,才会看到新事物,碰到新问题,接触新知识,迸发新激情。人的思维惯性特别大,如果不刻意陌生化,就会写成自己舒服的文本。如果只写自己和别人知道的表述,读者会觉得没新意,一目十行匆匆略过。因此,想让读者舒服,作者就不能太舒服。尽量不用成语,少用俗语,少用形容词,好词好句一概不用。尽量多用动词,多去呈现而非描述,将成语改成描述句,将人物行动具体化。
在《一群海豚游过南澳》文中,我化身一只海豚,从海豚的视角来感受南澳岛生态环境的改善,语言就要儿童化、趣味化。在《沙溪往事》文中,我转变为一名百岁老人,从沙溪人的视角来叙述沙溪千年来的跌宕起伏,语言也更具现场感和沧桑感。
诗人海桑说:“昼夜交替/四季更迭/那些似乎重复的日子/其实都别有意味。”再好的写作理念与技巧都需练习,且无法一次习得,而需长期实践,过程很痛苦,但也很欢愉。写作时没人知道自己的代表作是哪一篇,但肯定不是随意而为,既是一条“不疯魔,不成活”的千锤百炼之路,也是一次次自我突破之后结成的硕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