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关于工人阶级…
·创新集团军建设管理和…
·习近平向2023年浦…
·塑造城市新优势 助…
·共筑网络安全屏障
·“揭医投”今日正式上…
·躬耕教坛为国育才 培…
·关于征集揭阳市全民健…
·在合作共赢中紧密相“…
·顶风冒雨保安全 争…
·深化医共体建设 提…
·揭阳市诚信建设“三张…
·白露已至 暑热未退
·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
·带着银行卡“奔现”,…
·感念师恩
·经营有担“贷” …
·微话题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大山“微小学”的“守…
·我国一海洋科学观测重…
·摩洛哥地震遇难者超2…
·摩洛哥强震缘何伤亡惨…
·今年已有53天超43…
·人类祖先曾濒临“团灭…
·外观硬派 性能强悍
·保养电动汽车电池要注…
·全新林肯航海家混动版…
·车市快讯
·此身真合潮剧老
·成语故事话师恩
·纤细流畅 气韵生动
·让博物馆点亮城市文化…
·麻将本是“护粮牌”
·宋人怎么养宠物狗与宠…
·一颗诗意而丰盈的灵魂
·似幻似真的沧桑旧梦
·【新书荐读】
·浮生里的芬芳
·留点空白更美
·一代人的悲欣交集
·握不住的时光 (外二…
·老城食街尽飘香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似幻似真的沧桑旧梦

时间:2023/9/11

  唐宝民

  张岱是明朝遗民,是著名的随笔大家。他对杭州西湖非常有感情,曾写过一篇著名的《西湖七月半》。除了这篇随笔之外,他还写了一本以西湖为描写对象的书,这本书就是《西湖梦寻》。

  在《西湖梦寻》的自序中,张岱感叹道:“我生于此世,却不逢时,于今阔别西湖二十八年,可是西湖没有一天不入我梦中,而那梦中的西湖,也从未有一天与我离别。”由此可知,他对西湖的感情十分深厚,梦里梦外,都能见到西湖的身影。

  在这本书中,张岱并不是单纯地介绍西湖的景物,而是在写景之时,串联起与各个景点有关的传说和典故,从苏小小到三生石……信手拈来,讲完之后再加上精当的评论,令人大开眼界。

  什么时候到西湖游玩最好呢?张岱认为:“春夏时节,门前热闹;等到秋冬,便就冷落;那花开之时,人声鼎沸,喧闹不已,等到寒月之夜,则一时人散,犹如零星;晴朗之日,人如浮萍相聚,至雨雪时节,便只剩寂寥罢了。所以我常常说:最好的读书方法,莫过于董遇‘三余’之论。而最好的游湖之法,也莫过于董遇‘三余’之论。那雪岭寒梅,哪里比不上烟堤岸柳;那夜月皓洁,哪里比不上朝花娇媚;那雨色迷蒙,哪里比不上晴空中的光彩潋滟。这样的西湖美景,唯有那见识高明、善解情意之人,才能够领会。”

  张岱不仅仅是在看西湖,也是在听西湖:“夏日夜,月正可乘凉,将枕席移至亭中,沐浴月光之下,听涧流淙淙之声,仿佛丝竹天籁。张公亮听此清音后,吟林丹山诗云:”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是说这水声有自然钟磬之音,早已是歌舞之声,若不流入西湖又能流到哪里去!“从声音的角度去描绘西湖,自是别有一番风情。

  张岱是一位具有真性情的文人,湖心亭是西湖的一个景点,张岱在《湖心亭小记》中记述道:“明思宗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当时大雪三日,湖中人影鸟声都没有。这一天初更时候,我叫了一艘小船,穿着裘衣,拥着炉火,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雾凇垂挂,白气弥漫,天色与那云、那山、那水融为一体,上下一白。来自湖心亭,只见有两人铺着毡子对坐,有一小童在旁烧酒,炉火正旺。他们见了我,顿时惊喜,道:”湖中竟然有这样的人物!‘于是拉我饮酒。我同饮了三大杯而作别,问他们姓名,原来他们都是金陵人氏,客居于此,即至我下了船,只听那摇船的人喃喃自语道:“不要说相公太痴,原来更有痴似相公这般的人。’”

  读罢全书,仿佛也跟随作者去西湖游历了一番。“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但是从字面上看,这些美景便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西子湖畔,有多少千秋佳话,明朝遗老张岱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细节追忆往昔西湖胜景,细腻深情,饱含眷恋。读这本写于三百多年前的随笔,一时看见湖山胜景,一时又看见世事苍凉,才知此书不单单是写西湖的春夏秋冬、雨雪阴晴,而是这些你我都难割难舍、似幻似真的沧桑梦。”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