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樟
画室接近老城区的繁华地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商业街。
窗外一缕阳光透过玻璃窗轻轻地落在我的腿上,暖暖的。我心想:现在还没正式上课,不如到楼下走走,享受一下这段小时光。
画室周边四通八达的几条街都很热闹,有许许多多的小摊,各式各样的小吃店铺,也有一些卖古董的,但主要还是以吃为主。窄窄的街道却是熙熙攘攘的,尤其楼下那条小巷,店铺林立,食色生香,画室里的同学叫它“食街”。
食街是我们的“饭堂”。画室楼下就有一家面汤馆,虽是面汤馆,但是它最好吃的不是面汤,而是粽子。这里的粽子一年四季都有卖,店主已经把粽子当做一种特色美食经营了。我也喜欢上了,于是成了常客。其实说白了,学生嘛,一个粽子就抵得了一顿饭,省钱又省时。他的粽子料下得很足:花生、虾米、香菇、蛋黄、五花肉……一个粽子差不多跟我的拳头一样大。除了料足之外,粽子还得浇上一点甜酱,也正是这个甜酱才让我对他如此留恋。他的甜酱令粽子不会因为有肉有蛋黄而腻,有着糯米的香,五花肉的咸,加上甜酱,这几种味道夹杂在一起足以让你的味蕾爆炸。一碗面汤配上粽子,可以说是美味佳肴了。
再走几步,有一家饺子店。这家店的特色,就是蒸饺和煎饺。饺子皮很薄,但不易破。馅料有韭菜、包菜、白菜、南瓜……我喜欢的是玉米饺。无论是蒸或煎我都喜欢。蒸饺需要老陈醋来搭配,煎饺则需要配上酸甜醋。这里的酸甜醋,除了酸甜外,我还感受到一点微辣。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去吃,当时说出辣的时候,我的朋友笑话我说:“这哪里辣了,以后要是有女朋友带你去吃川菜或湘菜,你可就丢脸了。”我不服气地回顶了一句:“是我的味蕾发达,一下子就尝出来罢了。”老板在一旁听到我们争辩,他插了一句:“你还真敏感,里面的确有加一点辣椒,但不多,主要是去另一些料的味道而已,如韭菜之类等味道重的。”被老板这一夸,心里还是挺得意,暗自开心。
在饺子店往前走几步,就闻到一股浓浓酱油味。一家有着4个店铺大的酱油批发站。门前挂着一块破旧的牌照,牌虽破旧但却很清楚地写着“榕江牌”。榕江是我们揭阳市的母亲河,环绕着揭阳市区,分为北河和南河,历史上有“黄金水道”和“状元港”的美誉。“榕江牌”酱油我是经常吃的,过年过节时,卤鸭,白切鸡,都离不开酱油。卤鸭需要“老抽”,来让他的肉变成赤黄色。老抽的作用除了能调色之外,更大的作用还是需要让肉入味,味道比较重、咸。白切鸡则需要“生抽”搭配上少许白醋,“生抽”有一个特点是咸中带甜,总之,酱油是我们这里居家必备的调料。
老城不大,但历史悠久,让我逛不完,写不尽。这种难得的烟火气陪伴着我度过一天又一天勤学苦练的日子,让我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一份快乐和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