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锐磊
立冬虽然过去一周了,但有些想法不吐不快。笔者发现,身边有些年轻人竟然不知道在潮汕地区有“立冬进补”、炒香饭吃等习俗。节日的习俗是一种传统文化,往往延续千年而未曾断绝。笔者认为,大家要多了解、掌握有关传统节日的文化,由此加强对先辈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伦理观念、礼仪习尚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思考和传承,让生活的细节更具意义和价值。
地方的传统民俗,犹如一扇窗口,从这里可以洞察先辈的文化遗存和历史积淀。笔者认为,立冬涮羊肉火锅、吃饺子、炒香饭等饮食习惯,用独特的方式发挥传统节日文化教化人的功能,使人们的生活携带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内涵。这种约定俗成的文化,约束和规范着许多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由此形成了牢固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情怀。笔者认为,立冬进补、给长辈送食补材料等行为,可以使大家在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里,对彼此产生一种亲和力和认同感。同时,这些饮食习惯衍生出来的社交活动,还可以调节大家的生产和生活节奏,调适社会人际关系,进一步稳定和巩固社会秩序,增强邻里、亲友的团结,促进彼此友好往来。
传统民俗是一个地方传统文化的载体,笔者认为,大家在安排传统节日活动时,应该深入挖掘习俗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传统,着重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各种传统节日文化和民俗活动等,引导他们更加深入思考节日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清楚认识到传统节日的“文化本意”,而不是单纯地过一个假日、过一个美食节。
守望传统节日文化,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望传统节日,因为这不仅有助于唤起大家共同的文化记忆、契合彼此的情感需求,能帮助更多人记得住乡愁。笔者呼吁,大家要以传统文化为路标,多了解家乡的传统习俗文化,这样方能不忘来路、行稳致远,让生活更有意义和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