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新
天色渐渐晚了,落日歇在山坳里,眼看着,一寸一寸矮下去。当天空最后一道光芒隐去的时候,街上的路灯刚好亮起。
山里小镇的冬比平原来得早,周围的山峦渐渐模糊成一幅凸凸凹凹的油画,虽说时有冷风袭来,但那山,一层一层,从外到内,把小镇围在一个小摇篮里,直等月上东山。
小区门口的农家小摊,陆陆续续地在收拾起身,三轮车、小挑担在灯影子里走上了人行道,吱吱呀呀、颤颤悠悠,拖着瘦长的影子,一路向着镇郊的夜色走去。
吃过晚饭,我照例要绕着小镇走走。山里的小镇,不像平原,多数街道并不平直,时有车子驶来,车灯的光柱,偶尔照向两边的楼房,闪烁出一阵一阵的光辉。
我避开耀眼的车灯光,拐过街角,顺着山弯弯,走过人行道,走进树林,翻过小山丘,跨过小桥流水,走出一路的高低起伏。走着,看着,夜色中的小镇风景,尽收眼底,漫步小镇,随便一圈下来就有七八千步。
小镇这几年发展很快,比较二十多年前我来小镇的时候,已经面目全非,一幢幢大楼已经拔地而起,一个个小区鳞次栉比。商业街、影视院、娱乐场、游泳池、农贸市场,还有邮政、移动、联通、各种快递公司,也有百姓日子不可缺少的超市、银行、餐馆、理发店和菜市场,都在小镇里蓬勃生长。
老街呢,老街被新建的大楼四面逼来,街巷取了新名字,路面铺了彩色沥青。很多老房子也翻了新,改作了商业用途,要么开了商店,要么开了餐馆,屋角挂上了灯箱广告牌,也或者,干脆租赁出去了。
现在的小镇,一条龙舟大道直贯东西,顺着清江,上连清江方山、中武当天柱山和5A景区清江画廊,下接七里湾大桥和县城龙舟坪老城区。而垂直于龙舟大道的是三条集镇上的主干线,每天的公交车你来我往,从不同的起点到终点,来来去去,构成了小镇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我每次散步,路线都不同。今天走星城路,明天必走久兰路,一周之内尽量不重复。灯火阑珊处,走走看看,常有意外收获。这里兴建了大楼,那里又刷黑了道路;这里开了新店,那里又移栽了绿植。每次散步总会有些小惊喜,让人感到小镇变化的振奋。
镇里的广场总是最热闹的地方,冬天的夜晚来得早,跳舞的人也来得早。不到七点,嫂子大妈们就齐聚广场,也有大男人跳舞的,大家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冬天跳舞可不像夏天,一跳一身汗。冬天跳舞,正好驱走寒气,所以大家跳得格外带劲儿。一曲一曲,等到身子跳热乎了,时间也刚好到点。
很有意思的是,广场成了老人们最舒心的地方。白天晒太阳,晚上看跳舞,要是哪一天没来,心里就像丢了个什么东西似的,无着无落的。只有坐在广场上,老人们心里才会快乐而温暖起来。
好几次路过,我看到过去的几个老同事,准点坐在石凳上看热闹。他们不跳舞,可他们爱看跳舞,音乐把他们带进了甜蜜之中,或许想起了年轻时的奋斗,或许沉进了旧时的经历。
他们已经成了习惯,习惯在夜色下,坐在广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与熟人唠唠过去的经历,回忆回忆曾经的辉煌。
亲水平台是我回家的最后一站,路上总会遇到几个熟识的人。见了面,打声招呼,问个好,转过身,挥挥手道个别。那份亲切,那份友谊,随处都可以撞个满怀,特别让人感慨。
有雨的日子,我便站在高楼的落地窗前,看小镇的夜景,看小镇晚上的车水马龙,我把想象全铺排在平时走过的路上,一步一步,迎着雨,迎着风,街角、山丘、树林、小桥,往日的脚印里淌着一行行清晰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