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是全市上下认真落实《揭阳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第二年。今年以来,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突出“打基础、强弱项、补短板”,深化“三张清单”应用、狠抓黑名单“清零”行动、及时完成揭阳粤信服平台建设,信用指数大幅提升,以良好的诚信环境赋能揭阳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营造共建诚信揭阳的良好氛围,本报自今天起连续推出诚信揭阳建设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记者 李桂莹 通讯员 蔡伟荣
日月轮转,时光飞逝。
2022年开始,我市强势提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同年9月,《揭阳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发布,明确提出“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目标。
截止今年10月份,我市城市信用指数86.1分,较2022年2月提升了15.11分;在全国城市信用排名99位,较2022年2月提升了142位,在全省排名第6位。
今年,在我市着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背景下,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信用指数大幅提升,重大龙头项目加持,发展动力不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前三季度全市GDP增长8%,“信用揭阳”名片越擦越亮。
目前,我市社会诚信建设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那么,在不到两年的时间,揭阳城市信用排名是如何实现突飞猛进的?记者带你揭开这座城市信用状况持续向好的“秘诀”。
秘诀一:高位推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供给引导
这是一份凝聚人心、目标明确的行动蓝图,这是一条思路清晰、步履铿锵的发展路径,这是一片主动服务、自觉作为的炽热情怀。
两次央视“3·15晚会”曝光的事件,如寒冬般让揭阳诚信有了“寒意”。强势推进的诚信建设工作,如东风随春归,发了“枝上花”。而全国城市信用排名的持续向好,更是为这个冬天注入了几多春意。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整体布局、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信用建设等工作要求。这为我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市委七届二次全会都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出部署;市委、市政府召开“守信践诺 诚信揭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诚信体系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
在加强顶层设计方面,我市出台《揭阳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并成立市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工作方向,提供机制保障。同时,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
可以说,揭阳由上至下,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确是“动真格”。
秘诀二:宣传先行,着力营造诚信建设舆论氛围
宣传工作是一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年11月29日,“讲信用 树新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宣传活动走进惠来县东陇镇东陇村。这是惠来县农业农村局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营造诚实守信社会氛围所做的举措,也是我市各地各部门持续做好诚信宣传活动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各地各单位多措并举大力开展诚信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媒体多维度、立体式广泛宣传推进诚信建设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使诚信建设工作家喻户晓,诚信理念深入人心,助推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提升影响力。市委宣传部大力宣传我市推进诚信揭阳建设情况,组织揭阳日报社、揭阳广播电视台、揭阳发布等媒体先后开设“守信践诺 诚信揭阳”“打造诚信揭阳 优化发展生态”等专栏,2022年推出报纸专版15个,相关宣传报道及理论文章123篇;2023年以来共推出诚信建设宣传报道及理论文章近300篇。市发展改革局在“信用揭阳”网站设立“公告栏”“红黑名单”“典型案例”等专栏,发动各地各单位在网站上传诚信宣传资讯803篇,发布典型案例125个,为诚信建设工作有效开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扩大宣传面。市委宣传部推动全市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超1800场次,布设诚信宣传主题公益广告超2000处;市税务局打造6个宣传视频,分片区向600多户出口企业开展法治宣讲,并在《揭阳日报》开辟普法专栏推出税法知识78期;市公安局借助“三微一端”新闻媒介,以“案例+点评”的方式定期推送曝光反面典型;市教育局推行诚信建设“4+2”模式,广泛开展课堂诚信主题活动。今年来,各有关单位按计划在《揭阳日报》刊发本领域三张清单及典型案例等报道,大力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社会氛围。
确实,抓住了宣传,就成功了一半。
秘诀三:重点突破,“三张清单”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2022年9月开始,第一批试点单位紧锣密鼓推进试点工作,市直各职能部门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分期分批制定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修复”三张清单。
全面铺开,富有成效。目前,市直共有30家单位发布实施本单位本领域“三张清单”,推出诚信激励措施199条、失信惩戒措施423条、信用修复措施79条,基本覆盖所有具有行政管理对象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以及部分党委部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份开展的黑名单“清零”行动取得一定进展。截至目前,我市黑名单存量803家,较5月份开展黑名单行动以来共退出了195家。接下来,市法院、税务、应急管理、海关等部门将继续采取分类处置方式,加强联合惩戒、指导信用修复和媒体曝光,促进失信主体尽快退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市税务局系统构建“1+1+4”纳税诚信施工图,拓展“税务+信用”深度融合;市市场监管局制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双随机、一公开”方案,开展产品质量信用分类监管;市公安局对准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高频失信行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击优势推动失信惩戒6方面68项措施落地见效;市交通运输局在道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建设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信用评价工作,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市住建局建立建设工程企业诚信档案,健全建筑市场诚信管理体系……今年来,我市突出重点领域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大力推动重点领域行业信用建设,取得阶段成效。
“紧扣市委、市政府诚信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解决一批事关揭阳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我们共同擦亮‘信用揭阳’这张名片!”市发改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郑子畅表示。
一旦重点明确,义无反顾的落实更是干劲满满。
秘诀四:数据支撑,为诚信建设插上数字化翅膀
在数字时代,诚信体系建设需要大量数据进行支撑。
“今年以来,全市信用信息数据数量、质量不断提高。截至10月底,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归集信用信息数据共有1602万条。”站在“揭阳市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分析平台”屏幕前,市诚信办工作人员可以清晰看到双公示数据、红黑名单数据、信用承诺履约践诺数据等,信用信息归集工作已得到有效加强。
加强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共享,是夯实诚信建设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通过强化系统对接,我市积极推动平台互联互通促进信用数据共享应用。目前已有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与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接。
另外,信用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也是不断加强,截至目前,已入驻揭阳市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的企业(含个体户)共49025家,发布金融产品14个,总融资金额5640万元。市司法局联合发改局、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更是推动全市执法综合数据统一通过“一网共享”平台归集共享。
秘诀五:建章立制,让诚信体系建设“有章可循”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范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诚信文化,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
在近两年的诚信建设工作中,我市聚焦“三个最”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制度,不断提高信用建设规范化、法治化水平。
每一个体系的构建,最为重要的是做好总体设计和布局。随着社会信用体系的运行和功能延伸,我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信用工作制度,相关单位相继出台了《揭阳市教育系统诚信建设工作方案》《揭阳市税务局“信用+风险”管理重点工作任务(2022年-2024年)》《揭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政府采购信用评价工作(试行)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夯实我市信用建设制度基础。
在诚信建设工作过程中,我市进一步建立健全月度通报机制。通过每月分析信用建设存在问题和国家城市信用监测扣分指标,印发信用建设月度通报、《揭阳市信用状况简报》主要失分指标情况月度通报,对相关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工作建议,着力推动解决数据瞒报、漏报、迟报等问题,有效督促提升我市信用排名。
人无信而不立,商无信而不兴,市无信而不胜。
按照“一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目标,揭阳将坚定迈进诚信建设的第三年,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营造更加浓厚的“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社会氛围,以良好的诚信环境赋能揭阳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