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向首届“良渚论…
·聚焦建设“五个中心”…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信…
·凝聚发展动能 全力…
·已完成一期(南区)整…
·坚守一线17载 甘…
·全市首家律师事务所团…
·强化底线思维 确保…
·薪火传承守初心 接…
·诚信揭阳之典型案例
·提高老年人依法维权能…
·800多名“铁友”享…
·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
·“全国交通安全日”,…
·满城无处不飞花
·代购处方药“蓝精灵”…
·糖葱薄饼
·高举英模旗帜,弘扬宪…
·第三届全国工业设计职…
·谁来守护中小学生的“…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在…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
·爱要一起 志愿同行
·以军扩大在加沙地带军…
·以色列特拉维夫:火箭…
·以军过去24小时的袭…
·亿万富豪代际传承渐成…
·美国政府强迫沙特阿美…
·韩国一架F-35A隐…
·肯尼亚洪灾致死142…
·日本国际机器人展 中…
·日本自民党“秘密资金…
·菲律宾一大学体育馆爆…
·韩国总统尹锡悦支持率…
·李继宏:被誉为“天才…
·“发烧友”激增 凸显…
·谜说勤俭节约
·四百年的汉匈风云录
·百年家族事,半卷钧窑…
·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
·【新书荐读】
·助力揭阳经济高质量发…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幸存者仅剩38位

时间:2023/12/4

  “我又来看你们了,我岁数大了,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来给你们献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哭墙”前,94岁的幸存者夏淑琴诉说着对亲人的思念。

  第十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12月3日正式启动。一大早,幸存者夏淑琴、刘民生、艾义英带着家人们赶到纪念馆。面向“哭墙”,他们鞠躬、献花、默哀,祭奠在86年前遇难的亲人和同胞。

  “哭墙”,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角。1995年刚设立时,长43米,高3.5米,刻有300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姓名。28年来,“哭墙”经历数次增刻,姓名增至10665个,长度也增加了约一倍。

  这面墙是30万遇难同胞共同的墓碑,10665个名字是他们共同的碑文。

  “王成家,24岁,在大方巷难民区被日军枪杀;汪有忠,39岁,在安德门被日军刺杀……”“哭墙”旁,两名学生代表诵读部分遇难同胞的姓名、遇难年龄、遇难地点和遇难方式。

  其中一位诵读代表、南京传媒学院学生晏子豪还在纪念馆担任志愿讲解员。他说:“诵读这些内容时,联想到纪念馆展厅中的历史照片,更能深刻感受到这段历史的惨痛。86年前,他们也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

  幸存者夏淑琴很快就找到了“哭墙”上7位家人的姓名。老人虽不识字,但家里人的名字一笔一划都记得。1937年12月13日,夏淑琴家中9口人有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她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

  家祭当日,外孙女夏媛代替夏淑琴,用黑笔给“哭墙”上家人的姓名“描新”。“对全家来说,‘哭墙’是祭奠那场战争中死去亲人唯一的地方,‘描新’是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夏媛说。

  “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这面墙上,一排排、一列列的遇难同胞名单,时刻警醒着我们。南京不会忘记86年前那段悲惨历史。”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周峰说。

  86年后,战争的硝烟远去,时间的证人也随着岁月的流逝在凋零。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位。

  维护历史真相、传承历史记忆的努力仍在持续,依靠家族记忆的传承正被视作一条重要途径。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2023年8月15日,第二批10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上岗。

  葛凤瑾是已故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的儿子,也是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起,他一直致力于讲述并传播这段史实,还曾作为幸存者后代代表去日本参加和平主题论坛。

  “今天到‘哭墙’前,既是替父亲悼念家中不幸遇害的祖辈,也要祭奠千千万万的同胞。作为幸存者后代和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我们担负着把历史真相传递下去的使命和责任。而铭记历史是为了展望未来,让更多人明白和平的可贵。”葛凤瑾说。

  新华社南京12月3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