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毛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汕汕高铁惠来站开通运…
·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
·奋力开创揭阳高质量发…
·抓实抓细岁末年初各项…
·着力培养高素质产业工…
·推动妇女儿童事业高质…
·力促老区建设发展迈上…
·税惠赋能 为制造业…
·诚信为本,做有良心的…
·全国各地超百家企业商…
·我市代表队包揽女子甲…
·2023年中国正风反…
·公安部发布元旦交通安…
·7195名科创板投资…
·一箭双星!我国成功发…
·海上一箭三星!我国成…
·我国发布第三批鼓励仿…
·对作风顽疾露头就打
·整改问题金额超957…
·中央企业今年前11个…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车…
·日本安保政策走在危险…
·伊朗高级指挥官在叙遭…
·美军打击伊拉克境内武…
·以色列提高国防预算 …
·雅万高铁累计发送旅客…
·尼日利亚中部袭击事件…
·乌军说击落5架俄战机…
·乌克兰拟下调法定征兵…
·在家教中妈妈要勇于担…
·好奇心需要成全
·环游世界做苹果派
·生本视角下的学生评价…
·如何加强语文课堂中的…
·建筑行业青年职工思想…
·聚才集智 共谋发展
·高新区 以奋斗之姿…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如何加强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

时间:2023/12/27

  □林窕曼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书必须多读才能记得牢,理解得深。正如《新课标》中所诠释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加强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阶段来进行。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抓住课文的核心,是阅读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和基础。怎样引导学生正确快速地把握课文内容呢?一般可先导入课题,继而激发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兴趣。通过谈读后感受,来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并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这时的读可以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可进行示范辅导。如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我采取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朗读,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语言,培养语感。学生自读之后,再组织交流朗读的感受,仔细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加深理解,引导学生从读中问难质疑

  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之后,学生能初步把握文意,了解文本的叙述顺序,初步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这时可以让学生或是边轻声朗读边思考,或是边默读边思考,边在书上画注。学生在阅读中提出问题时,教师可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再次通过读来帮助解决问题。如问题是属于思想感情的领悟方面的,可以运用重点词句品读法、联系上下文比较朗读法和感情朗读法等;如问题是属于表达方法的领悟和运用的,可以用比较朗读法和模仿朗读法;如问题是属于文意的把握的,可用整体朗读法或筛选朗读法等。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句子,如果把“真静、真绿、真奇、真秀、真险”等加以强调,就可以突出桂林山水的特点。我采用引读、接读的方式让学生来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先请部分学生引读“漓江的水真静啊”,另一部分学生再接读“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通过这样的引读、接读来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写形象的。

  三、深入感悟,辅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学生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有了理解之后,这一阶段应精心辅导学生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读,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为了提高朗读兴趣,活跃气氛,教师还可以设计多种形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游戏朗读等。

  四、总结全文,鼓励学生诵读积累

  在学生完成对课文的质疑问难和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该是总结全文的阶段了,这时教师更应该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再次朗读文章,这既有利于使学生回归课文主题,深化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更有利于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积累内蕴博大、丰富的语言文字。这一阶段的抽象“读”尤其重要,况且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具有抽象性的特点,熟读甚至是背诵课文比系统的分析讲解更有效,更是“语言材料”积累的重要方法,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特别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发展语感。这时,教师可以用鼓励性的语言“煽动”学生诵读积累,如“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背下来吗?”然后让学生完成课堂教学最后一个阶段的“读”。

  当然,教无定法,要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还须根据文章体裁、写作特色、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努力在“读”上下功夫,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