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又叫鳖、团鱼,自古以来就是餐桌上的珍馐,时下,冬季滋补正当“食”,来自揭东区云路镇的甲鱼正值肥美之际,便是很好的冬补食材。
一直以来,云路镇都是甲鱼养殖专业镇,尤其是近年来,在“百千万工程”的统领下,云路镇立足资源优势、农业优势,坚持协会扶持、规范养殖、走进大湾区三个举措,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推动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打造“云路甲鱼”特色品牌,也让甲鱼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鱼”。

“云路甲鱼”成为当地村民的“致富鱼”。通讯员 提供
□记者 潘彬彬 通讯员 涂晓加
成立协会,“抱团”合力促发展
走在云路镇的公路上,不时可以看到道路两旁一片片甲鱼养殖场,养殖户正忙着捕捞甲鱼,再经过清洗、分拣、过秤、装运等工序,便能销往千家万户,变身为一道道美味佳肴。
云路镇位于揭东区的东部,镇域内水域资源丰富,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十分适宜发展仿生态甲鱼养殖产业。20世纪90年代初,云路镇就开始了甲鱼养殖之路,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链条,并于2013年被我市列为“一镇一品”农业特色产业之一。
近年来,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甲鱼特色产业,促进甲鱼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云路镇坚决扛起主体责任,不断摸索符合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全力培育甲鱼特色农业产业链条。2023年9月16日,云路镇甲鱼养殖业协会成立,并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及多家银行机构签订产、研、银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云路镇甲鱼养殖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为甲鱼养殖从业者搭建了联系政府、企业和用户的桥梁,也建立了甲鱼养殖、加工和销售的纽带,此举旨在推动云路甲鱼养殖产业升级,完善养殖质量保障体系,打造“云路甲鱼”品牌,实现甲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规范产业,推动品牌提质升级
甲鱼养殖户告别“单打独斗”局面,“抱团”做强云路甲鱼产业,但产业如何突破瓶颈,在新时期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又是摆在云路镇面前的另一个问题。对此,市、区、镇三级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甲鱼养殖现场研究部署,明确了规范整治甲鱼养殖业的总体思路。
据介绍,为有序推动占耕整治和尾水处理工作,云路镇成立了揭东区甲鱼养殖规范整治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组,坚持以“实事求是、摸清底数、分类分批,逐步解决、规范整治”原则,有序推进甲鱼养殖规范化整治工作。一方面筑牢耕地红线,全力推进甲鱼养殖退养还耕,在摸清养殖占耕底数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压实责任,限时要求责任人完成退养还耕任务。另一方面,多措并举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常态监管,严格控制甲鱼养殖药物投放,并加强检测,确保水土防治落实到位,同时完善设施,有效解决尾水直排问题,全面消除甲鱼养殖污染隐患。
“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对云路甲鱼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甲鱼养殖户林汉武表示,经过规范整治,使云路甲鱼养殖业有序发展,也争取了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食品认证,让“云路甲鱼”的名头更响了,同时他们还坚持仿生态养殖,突出云路镇特有的甲鱼优良品种,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走进“大湾区”,擦亮“云路甲鱼”名片
云路镇打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实现了甲鱼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化,截止2023年12月底,云路镇全镇甲鱼养殖户达到408户,从业人数多达3000多人,养殖面积约5700亩,年产总量约1.71万吨,年产值约7亿元,让当地村民钱包“鼓起来”,生活“鳖”有滋味。
近期,为进一步让“云路甲鱼”走出去,云路镇不断组织参加展会、行业交流活动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有效拓宽甲鱼销售渠道,让“云路甲鱼”养得好,也卖得好,路子越走越宽。近日,云路镇甲鱼产业迈出“走进大湾区”的关键一步,通过参加深圳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以展招商,打响品牌、拓宽销路。在展会上,“云路甲鱼”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和采购者的目光,获得广泛赞誉,成为云路镇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
云路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不断强化云路甲鱼农业产业市场优势,持续完善设施建设、优化环保设施、拓展产业链条,打造一条特色生态甲鱼养殖产业链,共同打造云路镇甲鱼养殖的地理标志、品牌,提升“云路甲鱼”的附加值,增加养殖收入,让云路甲鱼养殖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