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要求全力搜救失联人员…
·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
·肩负重托赴盛会 凝…
·“政府用心,我们放心…
·2023年我国快递业…
·我国努力让更多群众看…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
·助力企业享受RCEP…
·揭阳市公安局森林分局…
·书写新时代的金融答卷
·多措并举巩固外贸基本…
·营造全民参与 绿美生…
·共同维护水上交通安全…
·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
·云南镇雄县凉水村发生…
·部队官兵和民兵闻令而…
·紧急组织开展云南昭通…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新修订的《军事立法工…
·新一轮珠江“压咸补淡…
·保健食品蛋白粉首张备…
·“雪龙2”号完成大洋…
·无人驾驶配送车“驶入…
·以总理拒从加沙撤军,…
·以军至多消灭哈马斯近…
·谷歌AI系统解决几何…
·中国民族舞蹈亮相沙特…
·美国政府建议航司检查…
·一种导致红斑狼疮的基…
·韩亚航空拟给国际航班…
·万亩梅园迎客来
·我省发布促进文旅消费…
·“揭阳有礼”首款文创…
·七大板块25项主体活…
·2024世界旅游联盟…
·湖南统筹推进雪峰山文…
·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与…
·我给孩子设障碍
·菲菲生气了
·沪指跌2.68%,北…
·机构看好当前入市时机…
·锚定投资性价比 基金…
·实践出真知 劳动促…
·“艺”起过寒假
·加油吧,少年
·让礼仪常驻孩子的心中
·开设专题指导讲座
·开展送春联活动
·《燕食记》
·西林: 肇基莲花宝地…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162)
西林: 肇基莲花宝地,人文底蕴厚实

时间:2024/1/23

 

西林村位置图。阿 龙 制图

  从双溪明月公园出发,沿南河北绿廊西行14.71千米,到达望江北路仙彭路口,沿仙彭路北行1.7千米,就来到榕东街道西林村境内。2023年冬,记者一行走进西林村,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56个社区(村),也是进入榕东境内的第4村。

  西林村全称西洋林,原名西阳林村,为一村一经联社制。该村位于榕东街道东部,古官道中间,东北毗邻渔湖街道仁美村,东、东南毗邻渔湖街道和美村和榕东街道凤鸣社区中骏世界城,南、西南、西三面与西陈村毗邻,西北与钟厝洋村接壤,北接彭林村。寨外东西两侧小河如双水夹龙,左侧河水经寨前过堂,与右侧小河汇合流入榕江南河,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幽美,是周边有口皆碑的“莲花宝地”。

  □记者 张晓驯

  林姓村庄,随新街设立升为行政村

西林村委会。

  西林村落坐北向南,社区总面积约650亩,总人口1864人,林姓村庄。

  据《渔湖都见闻录》记载:西林村原名西阳林,乃取创村一世祖西阳公之讳号以传后世。因古林族谱失传,世系不明,无从寻记,仅从口传中知西阳公原籍为福建省莆田县水吼乡,约于明朝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迁居于潮州府揭阳县渔湖都创业肇基,至今繁衍24世,历600多年。其中,西林又分古林和新林两个世系,新林由彭林支系分创。

  据了解,西林创寨之时为多姓聚居,明初,林姓迁入时,虽自称落居地为西阳林村,但作为多姓聚居地,当地群众仍以西洋村为名,对林氏居住地,则冠姓称为西洋林。至乾隆年间编修《揭阳县志》时,渔湖都图上的地名,为西洋村,但所列67村,却未列上西洋村,估计其时村子不大,被视为邻近大村的一部分。

  民国八年(1919),渔湖都划为7段(都下机构,大致与乡相似),西洋林划为渔梅段所辖村落。民国二十一年(1932),原渔湖、官溪两都范围合置为揭阳县第七区,下辖18乡,西洋林属渔梅乡,为其所辖13甲之一。民国二十八年(1939),原渔湖都范围7乡重新调整为5乡,西洋林隶属渔西乡。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2月建立渔湖区,全区划为12个行政村,西洋林隶属梅联村,1952年,12村改建为15个小乡,西洋林与附近的西洋陈、炉头、东乡、后畔、祠堂共6个村子合建为一个新小乡,因有6村合建,遂命名为陆联小乡。

  1955年冬,渔湖区设5个中乡,西洋林为梅联中乡所辖。1957年1月,渔湖区5个中乡合并为2个大乡,西洋林隶属梅联大乡。同年9月,梅联大乡与渔江大乡合并成立红旗人民公社,下辖13个高级农业社,西洋林隶属陆联高级农业社。12月,红旗人民公社改称渔湖公社,13个高级农业社改称管理区,西洋林仍属陆联管理区。1959年3月,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西洋林属陆联大队。1972年5月,渔湖公社将陆联大队析为西陈、西林两个大队,西洋林开始第一次独立建制,并以西林的名字出现。其时,大队部设于村里的林氏宗祠。

  1984年,随着公社改置为区、大队改置为乡,西林大队和西陈大队重新合并为陆联乡,辖西林、西陈、后畔、寥蔡洋(祠堂)、东乡、炉头6村。之后,陆联历经村委会、村公所等建制,西林为其管辖。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揭阳市和县级榕城区。1993年7月21日,揭阳市政府批准将渔湖镇燎原、陆联2个行政村划出,在两村范围内设立榕城区榕东街道。当月,榕东街道办事处撤销陆联行政村,将其所辖6个自然村全部升格为行政区。

  西林第二次单独建制,成为行政村。

  人才辈出,明代“解元爷”声名远扬

道光七年(1827)贡生林廷栋立旗杆夹。

  西林村地处渔湖腹地,素有“莲花宝地”之称,历史上,西林村人通过耕读传家,科举入仕,走出了一批批贤士能人,人文荟萃。

  林昕是西林村最为知名的乡贤。这位明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解元(省试第一名),曾任广信府(治所在今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同知(六品),村里人称华明爷。在乾隆《揭阳县志》卷六中,林昕的传略是这样记载的:字宏耀,号钝斋,渔湖人。成化庚子介元。初除昆阳州牧。人未知学,首兴学立师。癸亥(卯),学灾,复增建之。巨寇杨万钟闻化向化,率伙盗投戈,愿列为编氓。州治东海口屡缢,为浚渠泄之,溉田万计。寻擢广信府丞,复州军之诬役三十六户,民称其惠。冢宰闻名,荐拟佥宪。以疾致仕归,卒。海阳尚书盛端明为之志其墓。

  林昕在西林村里的故事流传无多,但在浙江温州平阳、江西上饶这些林昕曾经过化之处,至今都还流传着林昕勤政爱民的故事。而从其传略中,我们也能了解到,林昕无论是在云南滇池边当知州,还是在广西西江畔当府同知,兴学育才,浚渠灌田,调整赋役,各项政务都处理得有条不紊,方便民众,加上廉洁无私、光明磊落,以至可以感化到为害地方已久的巨寇,让其主动归顺,接受编民,以自食其力。在明代前期,西阳林的这位解元爷能把官做到这个份上,实在足以让几百年后的族人肃然起敬。

  “明代揭阳寥寥三几位广东乡试的解元(第一名),这个现在也仅一两千人,当时(成化时期)恐怕更是几十人而已的村子,竟就培养了一位。说明当时这村子里的人,是很有些经济和文化基础的,否则,天上不可能掉下这使他们大享荣誉的‘馅饼’。何况,这名解元,还光荣到把官做到府同知(六品)的级别;光荣到贵至礼部尚书的盛端明为其写墓志铭;光荣到官修的方志里恭敬地立了传。”对于西林的这位杰出乡贤,揭阳已故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彭妙艳在其撰写的《林昕故里行》中曾有过高度评价。

  “旧时的西林为文化发达之地,族人之中才俊辈出。”据参与《渔湖镇志》编撰的西林村人林宏周老师介绍,几百年来,无论古林新林,子孙绵衍,人才辈出,文士名人,代不乏见,堪称望族华宗。而从史料记载中可知,林昕的儿子林继业,也是对揭阳学术推动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功绩与其父媲美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新林十七世林时伟,乾隆十八年辛酉(1753)中举人,其子林攀桂于乾隆三十年(1765)中举,时称“父子文武举人”;乾隆、道光前后林梦桂、林廷栋两位贡生,也都在某方面有所成就有所贡献,因而被族人至今所敬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实验室主任林树智也是咱们西林村人。”林宏周老师自豪地说。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后,西林村更是走出了无数大学生,甚至还有学子考上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在祖辈的影响下,“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成为林氏家族一直奉行的家风家德。为了激励后人勤读好学,该村即使在集体经济紧张的时期也仍保持奖教奖学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从未间断。

  遗存丰富,“九包七”建筑潮汕少见

林昕故居“九包七”独特建筑格局。

  在西林村行走,“九包七”“四点金”“下山虎”等格局的公祠老宅尤为引人瞩目,这些建筑虽已残旧破落,但从其规模之大,仍可见其当年的显赫。

  榕东街道文化站站长孙逊高在带领记者参观时,摸着这些古建筑的残垣断壁感叹地说:“西林村子虽不大,但宝贝不少。揭阳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的专家不少在看过村里的遗存之后都不由赞叹西林的文化底蕴之厚,声称对这些古建若加以好好保护打造,将是富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坐落于寨前的“九包七”建筑,为华明爷林昕的故居。相传林昕在出任广信府太爷时曾回乡省亲,至路口,乡中公厅大门及厅房石六斗均出现裂缝,田头(田堤)塌方。乡绅认为是不祥之兆,故不敢让其进村,林昕带古林族谱而去,以便今后子孙寻根溯源,故古林族谱失传,世系不明,无从寻记。传说虽无可考,但古林族谱失传、“九包七”公厅的大门石斗上有清晰裂缝却是不争的事实。

  “西林的‘九包七’是较大规模的宋代家族居所遗存,为潮汕‘四点金’‘三座落’等建筑格局的前身,目前在潮汕地区较为少见。”原揭阳市博物馆馆长林戊源曾与专家考察过西林的“九包七”建筑,据他介绍,“九包七”整个组群为三进二巷一后包的大型厝局,其中第一进9间房子,二三进各7间房子,可住100多户人家。这种布局独特的建筑,既包含着居人聚族而居的观念,也显示他们的主次尊卑和有所限制的经济实力,因此是一具有丰厚研究价值的综合体。

  除了“九包七”,村里还有西阳公祠、旭升公祠、后公厅、向西公厅、顶公厅、外公厅等公祠大宅,这些现存的公祠堂号和匾额、碑文久经岁月洗礼,成为林氏宗亲追述族源、排辈认宗的一个重要依据。

  采访中,我们还了解到,远在县城南门渡附近的“南溪精舍”,虽不在西林的宗祠公厅之列,却也是一个与西林有关的重要场所。它是揭阳第一个供学者讲经论学的场所,为林昕的儿子林继业所创办。历史上,林继业似乎没有得过什么功名,但从其创办供应学者讲学场所可知,林继业应也是一位有着深厚学养而且热心公益,尤其是重视人才培养的乡贤。

  在旧版县志的“古迹”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南溪精舍,南溪济渡处西偏。明解元林昕子继业建。行人薛侃与同时乡贤杨琠、吴继乔、杨维执、陈琠诸公讲学处。

  文字无多,分量颇足。其中,正德丁丑(1517)进士薛侃、正德戊辰(1508)进士杨琠、嘉靖戊子(1528)举人吴继桥、嘉靖丁酉(1537)举人杨维执等都为明代文才或影响及于全国的“潮学”中坚。从这些参与讲学的“同时乡贤”中,足可窥见南溪精舍学者队伍水平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林继业继承父业,为当时杰出学人提供论学育人的场所与条件,对推动揭阳乃至潮州学术的振兴与昌盛,其历史贡献无疑不容低估。

  由此看来,西林的乡贤造福乡里之功,意义深远,那些丰富的历史建筑遗存,如村内东、西两座祠堂,若干座五间过,以及屹立村西南间的进士第和建了一截便停工的由民国名人周伯初题匾的“谦庐”,乃至远在西林之外的“南溪精舍”,都涵养着自明代以降不同朝代村子也可以说是揭阳社会、经济的大量信息。其所集纳的文化容量之大,对于出产、培育了这样一批造福一方先贤的西林来说,也是一份遗产、一份精神,对林氏一族发扬家风、培养后代,无疑都异常珍贵。

  稳健发展,提颜增质乡村面貌新

西林文化广场。

西林村鸟瞰。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 郑楚藩 摄

  西林地理位置优越,古代南北官道中间,现代城区交通中心,历来以纯农为主,随着经济发展,现时村民以经营微电机生产和家具、玩具、五金不锈钢制品等制造加工业为主,主要收入来源为工业生产、商业经营。

  作为一个“本分”的存在,西林村在榕东10多个乡寨中,发展不算显眼却也稳健。进入新时代,西林人乘坐时代的快车,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努力拓展各项事业,在和谐发展中继续稳步向前。

  近些年,西林村通过科学规划,大搞公共设施建设,着力完善民生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该村投资400万元,平整灰埕村巷,建设水泥村道;投资40万元,开展寨前池、排水沟等环境整治,不断美化村容村貌;投资300万元建设西林文化活动中心,为村民提供休闲场所,营造宜居生活环境。2020年,在全面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中,该村完成了危旧房、废弃猪舍牛栏等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违建拆除、全面完成了村雨污分流建设,实现社区全面污水和雨水分流,改善了村居水质问题。同时,该村还高度重视环卫管理工作,建成了文明公厕、垃圾转运站等设施,配备清洁人员对村里的卫生死角、乱堆乱放、垃圾杂物等进行集中转运,实行“一日两清”常态化管理,净化了社区周边环境,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实实在在的投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如今的西林,居民安居乐业、民风蔚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该村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建设工业小区、工业厂房和综合市场,扩展企业发展空间,大力发展商贸业,增加村民就业,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22年,西洋路北段建成通车,发展大道商铺建设完工,西林的投资环境和生活配套日益完善……昔日的纯农乡村,摇身成为榕城区较有发展空间的社区。

  采访中,不少村民表示,近年来西林村居环境改善、交通方便,大家的幸福感都提升了。一些外出村民,在看到家乡的发展之后,也纷纷重新修缮祖屋,回迁到村里居住。林宏周老师现在每周都在西林、榕城两处跑,他称:“西林现在各方面条件好了,一出门就是通畅大道,离市区又近,住着比在城里还舒心。”对此,许多村民深表同感,同时也热切期盼村里能够进一步优化周边环境,凝聚更多乡贤力量,发扬先祖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共同传承好家风,把村里丰富的历史遗存守护好、发展好,让西林“莲花宝地”的美誉焕发新的光彩。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