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扇是我国云南白族民众喜食的一种传统奶酪,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大理白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乳扇出自白语“yenx seinp”。Yenx 是古汉语“乳”字的白语转读,seinp 是白语“丝线”的意思,古汉语译为“乳线”,不谙白语的人形容其“形如折扇”。因此,“乳扇”是半意半音之译。
虽然乳扇没有确凿的史料记载,但我们仍能从中寻觅到自古沿袭的痕迹。比如:以元代《白古通纪》为蓝本的明朝《南诏野史》记有“酥花乳线浮杯绿”,由此推测,乳扇可能出现在元朝。也许是忽必烈大军南下云南后,定居于此的蒙古族人带来了遥远家乡的奶食味道,乳扇及其制作技艺也一直流传至今。如今,漫步大理街头,随处可买到新鲜的乳扇。
乳扇是一种含水较少的特形干酪,以热木瓜酸水加入牛羊奶制成,呈乳白、乳黄之色,大致如菱角状竹扇之形,两头有抓脚。俗语中的“云南十八怪,牛奶做成片片卖”,说的正是乳扇。刚做成的乳扇是凝固的酪蛋白,需缠绕在竹竿上风干,晾晒两三日后,便可取下直接食用。同时,乳扇的做法也很多,煎、烤、烫、烩、炸、煮、炒均可。它既是下酒的好菜,也可与云腿等材料一起用于烹调。其中烤乳扇为大理街头最常见的小吃之一,烤乳扇做法简单,将筷子劈为两半,中间夹入乳扇,依口味涂上酱汁或蜜糖,在火上烤至呈金黄色时即可食用。刚烤制完成的乳扇奶香异常,轻咬一口,满口奶味,还有回甘萦绕舌尖。
乳扇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因此成为云南当地的待客佳品,亦是白族三道茶中甜茶的重要制作原料。牛奶作为乳扇的主要材料,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而且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钙磷比例非常适当,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乳扇真空包装可储藏数月,便于远程运输,远销东南亚各地,很受欢迎,馈赠亲友也别有新意。
郑依彤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