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7%,收报3027.33点;深证成指跌1.6%,收报9297.96点;创业板指跌2.06%,收报1789.94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8300亿元,北向资金昨日净卖出41.14亿元。
行业板块多数收跌,飞行汽车概念股逆市走强,贵金属、珠宝首饰、工程机械板块涨幅居前,游戏、电子化学品、半导体、通信服务、文化传媒、消费电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过900只。周期股再度走强,其中黄金股领涨,莱绅通灵、萃华珠宝涨停;电力股反复活跃,华银电力、廊坊发展涨停;燃气股盘中拉升,南京公用涨停。工业母机概念股开盘冲高,华东重机、华东数控涨停。低空经济概念股尾盘拉升,宗申动力、中信海直涨停。下跌方面,AI概念股集体调整,冰川网络跌近20%;存储芯片概念股震荡走低,德明利跌停。
北向资金昨日净流出,截至收盘,沪股通净流出10.05亿元,深股通净流出31.09亿元,合计净流出41.14亿元。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电力行业、珠宝首饰、工程机械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电力行业净流入7.87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中信证券表示,据4月8日晚智己汽车召开的智己L6超级智能轿车发布会,其发布的电动汽车智己L6搭载了准900V超快充“光年”固态电池。因此,我们认为本次固态电池在智己L6的搭载,结合考虑其预售价格,有望开启半固态电池的平价时代。随着半固态电池逐步应用推广,头部固态电池厂商的“朋友圈”及固态电池产业链各环节料将受益。
华泰证券表示,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均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列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的挑战之一。总结过往不同行业产能出清的代表性案例,我们认为,1.产能过剩主导因素有需求侧和供给侧差异,行业内企业亏损情况和资本开支是观测产能出清的有效信号,当前化纤、化药、家电、电池、能源金属、服装家纺、造纸、元件、光学光电、消费电子等产能有望率先出清;2.产能过剩后行业的估值收缩与市场集中度相关,市场集中度越高,产能过剩时期估值底越高,当前集成电路封测、面板、锂、锂电隔膜、风电零部件估值或已充分定价供给侧压力,存在修复机会。
中信建投表示,政策持续大力推动国内AI产业发展,国产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将快速增长。具体来看,国产头部AI芯片单芯片算力或已接近A100、或优于H20,已基本满足大规模使用条件。模型和应用层面,国内领先的大模型基本实现能力边界的突破,应用端有望迎来加速落地。AI产业发展,算力先行,国产算力自立自强乃大势所趋,将直接拉动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液冷、连接器/线束、PCB、IDC建设等环节需求,建议重视。
招商证券表示,半导体全球月度销售额同比持续提升,建议持续关注需求和库存边际变化,并把握板块投资的提前布局时机。从确定性、景气度和估值三因素框架下,关注三条投资主线:1.关注叠加AI算力需求爆发的自主可控逻辑持续加强的GPU、封测、设备、材料等公司;2.把握消费电子和智能车等新品带来的产业链机会;3.把握确定性+估值组合,可以关注有望受益于行业周期性拐点来临的设计公司。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