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粘又称三不沾或桂花蛋,是一道以鸡蛋、淀粉和糖水制成的美食。它不仅色泽金黄,味道鲜美,而且有着神奇的特性:不粘盘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齿,因而得名“三不粘”。这道菜色香味俱佳,鸡蛋嫩甜、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老人和幼儿食用。
据传,清朝乾隆年间,安阳县令的父亲喜爱吃花生和鸡蛋,但因年纪大牙齿不好,食欲渐减。为了变换口味,厨师们尝试了多种鸡蛋的做法,直到有一位厨师想到了在鸡蛋黄中加水和白糖,然后炒制成一道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临时取名桂花蛋。之后,县令在庆贺父亲七十大寿的宴席上,厨师们尝试用大锅炒制桂花蛋,意外地炒出了色泽黄润、香气四溢的佳肴,引起了宾客们的高度赞赏。这道菜很快在安阳声名鹊起,并传入乾隆皇帝耳中,乾隆更是对其赞不绝口,因其不粘盘子、筷子和牙齿的特性,当即下了圣旨,赐名“三不粘”,并赐予御膳房以备后宫品尝。从此,三不粘逐渐成为一道御菜,从安阳古城走进了北京紫禁城,成为皇家的珍馐。
制作三不粘虽然步骤简单,但难度极高,需要丰富的制作经验。首先需要在鸡蛋黄中加入白糖,绿豆汁倒入鸡蛋黄内搅拌,然后在炒锅中放入猪油,烧至四成热时,把蛋黄淀粉浆倒入,边炒边用手勺不停地搅拌,并不断朝锅内淋入猪油,最后翻炒十分钟,蛋黄淀粉浆由稀变稠,猪油与蛋黄融为一体时,淋入香油即可。
三不粘色泽金黄,火色均匀,形态饱满有张力,味道浓香沙甜,口感爽滑细嫩,略带咬劲。吃完后,唯余空盘和满口甜香。三不粘的特殊口感和不粘的特性使得它在餐桌上独具魅力,成为家庭和宫廷中的佳肴,流传至今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
许栋南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