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小妍 通讯员 陈冬芝) 近年来,揭东区通过推进“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建设,着力实施“软硬件”双提升,开展农村创业青年培训、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强关心下一代工作宣传等一系列工作,努力推动关工工作创新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位于锡场镇的蓝康红军小学红色教育基地,依托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军精神,这是揭东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该区以蓝康红军小学为焦点,全面辐射到全区中小学,在全区各学校广泛开展红色教育,深化红色校园文化内涵,创新校园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精髓,建构起适宜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培育和提高学校师生人文素养。
与此同时,揭东区坚持“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注重挖掘和利用全区红色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国之情。连年来,黄旭华故居红色教育基地的感染力不断扩大,相关单位也多措并举,持续推进各类基地建设。2023年,揭东区玉滘镇尖山村红色文化展厅、新亨镇五房村潮揭丰边革命历史纪念馆分别被市关工委命名为第二批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载体不断充实。
在不断夯实“硬件”的同时,揭东区先后组织多场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提升关工工作的“软件配套”。从围绕宪法主题,在全区23所学校组织14万多名学生开展学习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到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左璜现场举办“法治+安全+心理健康”主题活动,揭东区“关爱明天”工作深入扎实实施。此外,培育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组织“五老”举行系列活动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发挥余热等活动先后举办,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良好环境,推动关工工作创新发展、不断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