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池冬韵 林廖君 摄
▲▲孙惠晓
当2025年新年的钟声渐渐响起,坐在2024年时光扁舟的我们,突然有了强烈的推背感。流年都是日子的公约数,尤其对上班人来说,一周的脚步迈上星期三,这一周好像就快结束了。
今天,我们不再赘述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折服AI的神奇,不剖析经济的跌宕。我们不以年记事,从每一个清晨到夜晚,每一个平凡而又拼搏的人们,早就凌驾在流年之上。
我们常常忽略了自身的力量。中华武侠小说里的主角们,习武从最初寻求削铁如泥的名剑到运用又钝又笨的铸剑,再到后来用草芥也能生发金刚之力,功力一旦上乘,拿在手里的,都是武器。
倘若将谋生的手段诗化,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谋生便不是手段。有粉笔的教师、有听诊器的医生、有电瓶车的外卖员,甚至古城里油烟带香的蚝烙人、卖豆浆面包的早点人、做生鱼粥的夜宵人,哪一个不是身怀十八般武艺?!哪一个不是早就功夫上乘?
跟过往和解,向未来举杯。
千帆竞渡,并不是每一艘都能拔得头筹。何必执着于和第一作比较呢!在似水流年的轮回中,紧握住手中的武器,于每一个清晨至夜晚,躬耕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把细节做到极致,把力量弓到点上,把心思全力以赴,所有的独一无二,加起来便是完美。
很多时候,书生意气伤身,大刀阔斧误事。当我们成百上千人置身于一隅建筑物,建筑承重以吨计,它从不喊疼;当我们口诛笔伐向自然宣泄无奈和不满,自然依旧给我们空气和阳光。
修得上乘功,草芥也能生发金刚之力。今天,我们不说过往,不祈未来。我们点赞每一个孤勇者,点赞每一个谋生者,点赞每一个你、我、他。相约2025年,当我们在堵车的路上,不加塞,不骂娘,不发朋友圈。
祝福每一个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