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经济文选》第…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
·将基层百姓声音带到大…
·以法之力推动全民阅读…
·为供需双方牵“红线”…
·金融如何支持民企发展…
·探索“红绿融合”发展…
·盯紧目标奋力实现“开…
·健全完善体制机制 持…
·凝聚青春力量 共绘…
·揭阳市揭东区委原副书…
·竭诚为青少年办好事实…
·拧紧交通“安全阀” …
·引领青年迈向智能时代
·窑番薯,童年的甜蜜回…
·续写生命的奇迹
·兴·揭阳
·“学雷锋·文明实践我…
·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
·马克龙给美乌领导人“…
·“任尔焦土,吾要稀土…
·在基辅街头感受乌克兰…
·美国月球着陆器“蓝色…
·揭阳楼市:女性购房日…
·促进住房消费举措频出…
·2024年全国新开工…
·加快推进配售型保障性…
·多地块溢价成交 重点…
·一线城市商品房售价环…
·潮语怎么读“春雨惊春…
·春雷乍动 万物复苏
·古朴自然 优美典雅
·AI写作能取代人类吗…
·棉湖春信
·早春赞歌
·背 影
·忆黄旭华
·加 班
·揭阳人所建的印尼坤甸…
·寻幽四狮桥
·第一部分 陶瓷器⒅
·东庠祭酒恩茂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AI写作能取代人类吗?

时间:2025/3/3

  李 鹏

  今年的春晚舞台上,机器人与舞者共同扭起秧歌的场景成了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身着红色大花袄、手拿小手绢的机器人,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中旋转跳跃,动作精准流畅。这是一场机械与人类合作的表演,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对未来技术的一次大胆展望。

  舞台上的机器人成了科技进步的缩影,也让笔者开始思索:它们真的仅仅是舞台上的陪衬吗?它们是否有一天会超越这个角色,走出舞台,走进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甚至触及到那些曾经被认为专属于人类的领域?

  这种思考并非毫无依据,人工智能已经悄然渗透进人类生活。尤其是在文学创作领域,AI的能力更是让人不得不重新定义“创作者”的角色。以最近非常火爆的AI写作工具DeepSeek为例,它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生成逻辑清晰、语言流畅的文章,还能模仿经典作家的文风,甚至根据一些关键词即可构建出结构完整的故事情节。技术的突破带来了高效与便利,也引发了许多人的担忧:文学是否还是人类独有的产物?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作家,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力军?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回到春晚舞台上的机器人,它们的舞步没有记忆,也没有情感,它们仅仅完成了编程设定的动作。从技术层面看,这些动作无可挑剔,但它们没有对“过年”和“团聚”这些文化符号的深刻理解,与真正的表演者之间隔着难以逾越的情感空白。

  文学也是如此。AI可以模仿人类的语言风格,但它无法通过文字传递灵魂的重量。文学的本质不在于精准的表达,而在于个体经验的延展。鲁迅笔下《故乡》的凄凉与乡愁,卡夫卡《变形记》中荒诞背后的深刻孤独,都源于作家生命中的困顿、挣扎与思索。技术无法赋予文字这种复杂的情感,也不能取代作家用思想穿透生活的能力。

  文学从来都不只是文本,它承载的是一种人类独有的思辨与超越。作家之所以能够创造经典,不在于词句的编排,而在于他们通过文字延展出的真实生命感受。从这个意义上说,AI生成的内容缺乏原创的深度,它无法理解痛苦的复杂性,也无法在矛盾中寻找到独特的答案,它的作品是规则与算法的产物,而非思想与情感的交织。

  科技的价值不在于取代,而在于补充。春晚舞台上的机器人没有掩盖人类表演者的光芒,反而通过技术的表现力增添了艺术的多样性。同样,AI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也不应被视为威胁,而是扩展人类表达边界的一种工具。通过AI,作家可以在更广阔的信息基础上进行创作,可以从大量数据中获取灵感,也可以用技术手段探索新的叙事方式。但无论工具多么先进,赋予作品生命力的,始终是人类的情感与思想。

  文学的价值从未因为效率的提升而改变。文学是人类情感的镜像,是对世界的凝视与思索,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依然是唯一能够赋予文字深度的主体。这是因为人类的生命本质复杂而矛盾,充满了痛苦、希望和对意义的追寻,而这些恰恰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大年初一,我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团圆的温暖和浓浓的年味。舅舅今年已经75岁,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精神矍铄。中午聚餐时,话题竟然转到了机器人上。舅舅提起去年的旅游,笑着说:“你们知道吗?我住的酒店都是机器人送外卖的。”我们都看着他,舅舅继续说道:“这些机器人不仅负责送餐,还能打扫房间,甚至会给办理入住,真的是新奇的体验。”

  这个场景让笔者意识到,科技不仅改变了生活方式,也正在重塑人类对“劳动”和“创造”的理解。连70多岁的舅舅都在讨论机器人,他们这一代人似乎也在与时俱进,甚至在与未来科技亲密接触。机器人从遥远的科幻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甚至进入了我们的日常对话和思考中。

  从机器人扭秧歌到作家创作,科技与艺术的交汇带来无限可能。就像春晚舞台上的机器人,它们以自己的方式丰富了艺术,但真正触动人心的,依然是人类舞者那一抹挥动的红绸中所承载的年味与温情。

  机器人跳舞的春天已经到来。但我相信,在这场共舞中,真正赋予世界温度的,仍然是人类的心跳。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