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速写:
林肖鑫,90后青年,农业领域创业青年。2022年,他带领团队在揭东区埔田镇投资置业,研发以笋壳为主要原材料的有机肥料,成功培育出“绿畅1号红松茸”这一高端食用菌,并研制出红松茸酱油、红松茸预制菜等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他被评为“广东省乡土专家”。目前,林肖鑫带领团队还利用凤梨皮、玉米秆叶、荔枝皮等研制出有机肥并培育出红松茸,并在粤东西北地区探索推广“红松茸产业+青年创业”,带动更多青年创业致富。

林肖鑫展示优质红松茸。通讯员 摄
□记者 林锐磊
跨界发展,瞄准农业投身乡村振兴
“松茸一直被公认为是珍稀名贵、极富营养价值的高端食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所以是我创业的首选目标。”在揭东区埔田镇长岭村东嶚的一垄田地旁,林肖鑫指着胖乎乎的红松茸,讲起自己的下乡创业故事。
林肖鑫虽然从小跟着父母接触过农活,但他大学读的是汽车专业。毕业后,他跨界发展,紧紧抓住各地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契机,全身心投入到发展农业产业。林肖鑫说:“种植红松茸的原料很广泛,比如笋壳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发现笋壳富含氨基酸,2020年开始,我一直探索研究如何使废弃的笋壳变废为宝,比如转化成有机肥肥料。后来,通过向中科院和广东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请教、学习后,通过多番尝试,终于研制出适合种植红松茸的生物有机肥料。”
创业之路,第一步站稳了,未来的路子就能慢慢拓宽。
2022年,林肖鑫选择在长岭村东寮经联社大面积种植红松茸。站在田垄上,林肖鑫指着周边的环境对记者分析道:“这片土地三面环山,昼夜温差大,并且水质优良。2022年,我和团队在这里种植了5亩红松茸,初步掌握了种植经验。2023年,我们配比发酵更为优质的红松茸种植基料,充分利用埔田现有的废弃笋壳(占比达50%)成功种植出红松茸。有了两年的种植经验,2024年3月份,我注册了商标,并积极谋划‘绿畅1号红松茸’的市场推广工作。”
据了解,红松茸于每年的11月中旬左右可开始种植,种植顺利的话于春节前可以上市,天气良好的话收成至次年4月份。这样的一个种植周期刚好与竹笋种植周期错开(竹笋收成时间每年5月至10月)。“目前,我们正着手大棚种植,争取实现红松茸全面种植、全年采摘。”林肖鑫信心满满地说。
事业稳扎稳打在发展,林肖鑫也需要更多的人来帮忙生产和其他工作,因此,他为周边乡村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据了解,采摘高峰时期,在他的红松茸基地负责采摘的农民达25人,包装出货人员12人,直接创造就业岗位37人。此外,他还培养了3名种植能手。徐少辉就是其中一名种植能手,他说:“在这里工作,离家近,不仅能赚到钱,还学到了红松茸种植技术,真是一举三得。”
科技赋能,当好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2024年10月,林肖鑫的红松茸种植基地,由原来的5亩扩大种植到38亩。2025年元旦后,新一批红松茸开始出产上市,林肖鑫重新设计了外观包装,在产品分级和质量管控上下足功夫,并与顺丰冷链签订合同,实现全冷链配送,基本实现粤东地区当天达,省内隔天到的配送时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为当地青年树立了创业的新标杆。
农业产业要想做得好,不仅要会种,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经济附加值。目前,林肖鑫和相关单位合作研发出红松茸深加工产品。他说:“目前,我们已经开发了多款红松茸深加工产品,准备投放市场销售。红松茸干货,保质期有一年。红松茸调味品系列产品也在慢慢丰富种类,比如红松茸酱油就在这个月上市。红松茸蚝油、红松茸调味粉也都完成了样品,正在做市场调查和用户反馈工作。红松茸预制菜,已经研制成功了。”
未来的中长期规划,林肖鑫十分明确。“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在打造‘红松茸全产业链发展’模版,是可供复制推广的模版,未来能够让各地更多青年参照我们这个模版快速创业致富。粤东西北地区是省内欠发达地区,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团队的‘兴乡能力’,对各地青年进行技术输出和创业指导、资源合作,引导更多人把人生梦想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一起把红松茸产业做大做强。”
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中有活,脚下有路,这就是林肖鑫目前的人生状态。他扎根基层、躬身乡野,在特色产业发展、农业技术推广、带动增收致富等方面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并把自己创业密码完整“复制”,助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展示了致富带头人的良好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