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里古民居群
在揭阳普宁,有着这样一座建筑:它,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组群,是潮汕民居建筑集大成者,整个建筑的布局设计被编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的民用建筑专用教科书。它,就是德安里古民居群,2008年被列为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广东省古村落。

方耀故居
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至光绪十六年(1890)建成,历时20年德安里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区东南,为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方耀府第,又名方耀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至光绪十六年(1890)建成,历时20年之久。
德安里整体分老寨、中寨、新寨三大部分,三寨相连,房屋约773间,总占地面积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是广东省内罕见的大型府第式建筑组群。
百鸟朝凰
围绕主体祠堂共有房屋100间,故称“百鸟朝凰”
德安里的建筑,集潮汕民居建筑的大全:大祠堂、三厅亘、五间过、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五壁联、独脚狮等,构成了百鸟朝凰的大建筑群。在潮汕见不到或罕见的建筑形式,在这里都能看到。
从德安里老寨的建筑格局来看,是“三街六巷”。三街是横向3条通道。主座祠堂后面依此为“五间过”“大下山虎”。祠堂两侧自前至后左右对称为“三厅亘”和三座“下山虎”,后面并排着7座“下山虎”。共构成三条横向通道。六巷,是6条纵向通道,祠堂两侧与“三厅亘”之间有两条纵巷,两侧又各有两条100米长大花巷。一共6条通巷。每条巷并排22间平房,所以围绕主体祠堂共有房屋100间,故称“百鸟朝凰”。
潮汕围寨
内为府第、外有围墙溪沟防护
德安里寨内建有官厅、祠堂、佛堂、书斋、餐厅、库房、阁楼等。整个建筑都是贝灰三合土夯墙,屋顶瓦木结构,十分坚实,外面还有寨墙环绕,墙又高又厚,墙外护城河,开东、北、南三门,构成了一座内为府第、外有围墙溪沟防护的潮汕围寨。
德安里的建筑,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最典型的要数村落的排水系统。它们采取传统明沟的方式,经过“九转十八弯”的流向,最终汇入寨前溪,经百里桥,注入榕江支流洪阳河。德安里的排水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即无论从天井流出的水,还是从支流排入中沟,再流入大沟,水都是从中行。水从中行即“衍”,意在生生不息,繁衍千秋万载。
德安里堪称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其继2008年被列入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广东省古村落外,还分别于2010年、2011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首批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文字整理:黄燕丹
部分文字引自《揭阳人文史话》之《名胜古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