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昨日迎来五月首个交易日,三大指数集体走强。截至收盘,沪指涨1.13%,收报3316.11点;深证成指涨1.84%,收报10082.34点;创业板指涨1.97%,收报1986.41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3362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668亿元。
行业板块几乎全线上扬,小金属、电源设备、消费电子、贵金属、通用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多元金融、电机板块涨幅居前,仅银行板块逆市下跌。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5000只,近150只股涨停。可控核聚变概念股集体大涨,海陆重工等涨停。鸿蒙、算力概念股震荡走强,南天信息等10余股涨停。机器人概念股反复活跃,南山智尚等多股涨停。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消费电子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软件开发净流入31.81亿元。
净流出方面,造纸印刷、农牧饲渔、纺织服装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造纸印刷净流出6.44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中信证券表示,展望5月,预计风险偏好还有回升空间,A股将继续呈现风偏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以低机构持仓的主题型交易机会为主。但从经济层面来看,真实的影响已经悄然发生,预计中美经济在二季度尾声可能会面临新的变数。配置上,除了短期的热点主题轮动,建议聚焦三个不变的大趋势:一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不会动摇;二是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不会动摇;三是中国势必要走通“双循环”,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是政策的必选项。
广发证券表示,短期A股考虑三重因素:一是一些负面的一季报靴子落地;二是TMT反应度模型已经处于下限位置;三是国内外大厂在大模型、算力芯片、端侧、AI应用的进展不断,5月~6月继续看好科技股的机会。中期角度来说,回到三类资产对应的三个模型,在出现地产周期大反弹或科技应用大爆发之前,中长期对中性股息组合保持关注。另外,考虑到国内科技大厂资本开支正在加大、产业链订单开始释放,景气成长组合以及所代表的景气投资风格,当前大概率仍会占优,但由于报表业绩体现方面存在不确定性,各类上市公司的表观业绩较难出现显著改善或者加速的情况,这样的背景下,板块可能还是以轮动和主题投资为主,对估值、拥挤度等体现“位置”的指标敏感性也会较大。
申万宏源表示,业绩验证期结束,压制小盘成长表现的因素自然消失,科技后续景气线索得到强化,短期科技引领市场脉冲式反弹是大概率。“五一”假期,海外交易美国谈判意愿提升,也是短期反弹的支撑因素。中期,维持二季度震荡市的判断。后续关税带来的基本面下行压力可能逐步显现,2025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压力逐步增加。对此,市场反应“幅度到位,时间不足”,驱动A股市场磨底。消费和科技都是景气预期强化的方向,而4月消费结构性机会集中演绎,科技调整波段延续。目前,消费赚钱效应处于相对高位,科技处于相对低位。现阶段更加看好科技的布局机会。中期看好国内AI算力和具身智能的投资机会。公募一季报反映出,机器人相对AI持股更集中,这表现为,机器人更容易对催化做出反应,是主题弹性更高的方向;而AI行情重启所需要更重磅的催化,如果启动则更偏向于中期行情。科技结构性行情阶段,继续看好港股好于A股。
民生证券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初现缓和迹象,但依然未有实质进展的美日、美欧等贸易谈判可能蕴含着市场波动率放大的潜在触发因素。不过,无论是阶段缓和、还是贸易摩擦加大,中国资产可能依然是更有性价比的资产,当然,基本面的韧性也就意味着平准力量的持续性存疑和市场博弈资金的结构转换,中国资产的修复不代表全市场无差别的上涨。内需的构建和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塑仍是重要力量。因此,推荐以下几个板块:第一,受益中国需求构建的消费行业(旅游休闲、乳制品、食品、啤酒、定制家居、彩妆、服饰、商贸零售);第二,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塑的过程中,“两个太阳”下的需求和供给将会重建,推荐资源品(铜、铝、黄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钢铁、自动化设备、化学制品等);第三,应对潜在的外部冲击,低估值金融(银行、保险)、内部实物消耗+红利的煤炭。
综 合 |